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时).ppt

实验室是我们大家动手实践的场所 仪器和试剂的存放 实验室仪器和试剂的安放要求 ①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线与通风情况等). ②存放于实验仪器柜子内,并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 ③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照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位置。 量筒、量杯: 测量液体体积 使用放大镜的正确方法 方法一:让放大镜靠近观察的物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然后移动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实验室的安全 1.阅读P9实验室安全守则 2.认识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 3.意外事故的处理 A.烧伤或烫伤 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 B.被化学试剂灼伤 缓缓流水冲洗一分钟以上 被浓硫酸灼伤:先用干抹布吸干,再用大量水冲洗 读图:图1-23中,哪些同学的行为不符合实验室安全? 1.直接手持试管加热;可燃物离酒精灯太近 2.在实验室吃东西 3.直接用鼻子闻气味 4.在实验室打瞌睡 5.将烧杯撞翻,使液体外流;加热时直接用 手接触石棉网和烧杯 * 除了实验室外还有实验准备室(仪器室) 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 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电压表:测量电压 电流表:测量电流 温度计:测量温度 秒表(停表): 测量时间间隔 分子模型: 表示分子结构 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试管: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 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 试管架:用于放置试管 滴管:取用少量液体 操作要点: 挤:先挤出管内空气 吸:吸取待取液体 滴:竖直、悬空、缓慢滴液, 胶头在上,管口在下。 不能平放或倒放, 不能伸入容器内 洗:用后应立即冲洗 (外挤内吸) 滴瓶上的滴管不需洗涤, 要专管专用。 注意: 取下瓶塞,倒放在桌上; 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向手心; 试管略倾斜,瓶口紧挨试管口。 倒完后立即盖紧瓶塞,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取用较多液体用倾倒法 外焰 内焰 焰心 (温度最高) (温度最低) 灯 帽 灯体 灯芯 酒精灯:用于加热 点燃: 加热: 熄灭: 用外焰加热 用火柴点燃 用灯帽盖灭 使用: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 手握长柄部位,拇指不要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 加热时夹持试管。 ①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②试管外壁不能有水。 ③加热前预热,用外焰加热。 ④试管与桌面成45°,管口不得对人。 烧杯:配制、盛放溶液的容器 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 注意事项:不能直接加热。 需要加垫石棉网 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 玻璃棒 搅拌时不要碰到容器底和侧壁 方法二:放大镜尽量靠近眼睛。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