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热处理000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处理工艺的特点: 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固溶体 C溶于Fe的晶格中所形成的物质(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中而仍保持溶剂类型的合金相) 铁素体(F) C溶于α-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奥氏体(A) C溶于Y-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渗碳体(FeC) Fe和C形成的金属化合物 珠光体(P) 铁素体和渗碳体形成的化合物 (F+ FeC) 45钢:原始组织 铁素体(F)+ 珠光体(P) 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 一般零件生产的工艺路线: 1.钢的退火 4)种类:在生产中,退火工艺应用很广泛。根据工件要求退火的目的不同,退火的工艺规范有多种,常用的有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和去应力退火等 ① 完全退火(重结晶退火):将钢缓慢加热到Ac3(亚共析钢)以上30~50℃,保持适当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下来。应用于普通钢,通过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第一回相变重结晶)以及冷却过程中发生的与此相反的第二回相变重结晶,形成晶粒较细、片层较厚、组织均匀的珠光体。 ② 球化退火:将钢加热到Ac1以上30~50℃的温度,然后缓冷下来。使珠光体组织变为球粒状,具有这种组织的中碳钢和高碳钢硬度低、被切削性好、冷形变能力大。对工具钢来说,这种组织是淬火前最好的原始组织。(样板轴 CrWMn,导轮轴 GCr15) *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 13-* 高温回火和调质 3 高温回火(500~650℃ ) 组织:回火S —— 块状 F + 较细粒状 Fe3C 目的: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HRC25~35 适用:轴,齿轮,螺栓等重要结构件 —— 中碳钢 淬火 + 高温回火 = 调质 *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 13-* 第一类回火脆性:250~400℃ 每种钢都有,难以避免 —— 回火温度禁区 回火脆性 韧性随回火温度升高而升高? 300 600 ℃ αk 回火脆性:在某温度区间回火时, αk 显著降低 第二类回火脆性:500~600℃ ① 含Cr、Mn、Ni的钢明显 ② 可以消除: 钢中加 Mo、W 回火后快冷 *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 13-* 化学热处理 表面淬火 钢的表面热处理 对轴、齿轮、凸轮的机械性能要求 表面:硬,耐磨,耐疲劳 M 心部:塑,韧,耐冲击 F,P 解决思路: 选材 低淬透性材料 工艺 只改变表层组织 同时改变表层组织、成分 表面热处理 *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 13-*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交流电频率↑ 集肤效应明显 加热层薄 淬硬层薄 交流电频率↑↑ 涡流全部集中在最表层 *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 13-* 感应加热淬火的特点 分类:高频(200~300 KHz),超音频(20~40 KHz) 中频(2.5~8 KHz),工频(50 Hz) 特点: ① 加热速度快,时间短 表层为极细的隐晶M → 硬度高 脆性低 σ-1↑ ② 变形小,不易氧化脱碳 ③ 易机械化、自动化 ④ 设备价贵,维修调整困难 适用于:需淬硬层薄的中、小零件 多用于:中碳钢、中碳合金钢 *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 13-* 1 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利用氧—乙炔(或氧—煤气)火焰将钢材表层迅速加热到淬火温度,然后立即喷水冷却以实现表面淬火的方法。 该方法设备简单、成本低,但容易使钢件表面过热,质量难以控制,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以及大型零件的表面淬火。 *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 13-* 2)化学热处理 将钢件置于—定温度的活性介质中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它的表层,改变其表层的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称为化学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使工件表层具有耐磨、耐腐蚀或耐热抗氧化等性能。 最常见的化学热处理有两种:一种以表面强化为主,如渗碳、渗氮和碳氮共渗等。目的是提高工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另一种以改善工件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能为主,如渗铝、渗硼和渗硅等。目的是提高工件表面抗氧化、耐腐蚀等性能。 *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 13-* 1)渗碳

文档评论(0)

琼瑶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