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点火线圈结构设计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1续1 ■ 笔式线圈引出线卡入端 部的出线槽中,可把引出 线作为引线针使用,节省 了零件,简化了结构。 (见图16d) 图16d 4 插头座及类似件与外壳的配合 4.1 ■ 3.3续1 ■以插接的方式与外电路连接 1.线圈组装时单个连接或两处连接,采用插片直接卡紧的方式(见图18)。 图18 图19 插片 引出线 引出线 插片 过渡插座片 初级骨架引线槽 初级骨架引线槽 3.3续2 2.对两个接头以上的连接采用(图19)的方式插接 。在插片与引出线之间加一个过渡插座片,即使在插片长度有差异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多个插片与引出线的可靠连接。 3.4 ●初级骨架与外壳的连接 ■涂胶 在连接处涂环氧胶密封,此方法效率低,胶易流出,影响外观。 ■超声波焊接 在骨架与外壳联接的一端,加环周的凸起筋,高0.3,在超声波作用下,环周的凸起筋与外壳熔接密封。 ■将联接处作成圆形或椭圆形按0.05~0.1过盁配合,压紧密封。此联接方式要求注塑模具精度高,注塑工艺稳定。此方法效率高,外观好,适合自动化装配。 3.4续 ■笔式线圈初级线圈与外壳的连接几种方式示例 靠初级骨架尖锋环带, 与内孔过盈0.3~0.4,尖锋 与内孔挤紧密封,防止灌 封漏胶。(图20)结构尺 寸允许也可用O形密封圈。 在初级骨架与外壳配合处 加高0.15~0.2的环周筋,靠 弹性变形压入外壳后,防 止轴向窜动。(图21) 点火线圈结构设计 2009-8-24 1. 点火线圈结构的基本要求 1.1 性能要求  ■点火能量 ( mJ )由初级断电电流(I1)和初级电感量(L1)决定。初级磁场单次储能E=0.5 *L1 *I12 单次点火能量e=0.4*E   ■线圈功率 取决于发动机的转速(rpm)和单次储能(E) 由能量和转速决定铁芯尺寸,初级匝数 每秒初级线圈磁能E1=E * n *K/2 *60 n-转速,K-缸数 其值为点火线圈的功率P1 铁芯截面S=1.2√P1 初级匝数N1=√L1 *l/μ0 * μr *S   ■负载电压(KV) 取决定次级与初级的匝比 初级电感电压V1一般在400V左右,次级电压 V2=V1 * N2/N1=400 *V2/V1 次级匝数=V2 *N1/V1=V2 *N1/400 1.2 ●安装要求 ■安装尺寸符合发动机上的安装要求 ■安装部分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发动机长期高温、振动和冲击 ■安装的部位不同对线圈要求不同 安装在发动机旁 安装在发动机火花塞上端 安装在车梁上 1.3 ●耐高压要求(绝缘长期承受脉冲高压冲击) ■内部结构设计要使电场分布合理 层绕 槽绕 变形的层绕(笔杆式) ■绝缘距离、材料耐压等级及厚度与内部电场分布相匹配 ■金属联接件避免尖角,使电场分布均匀 1.4 ●环境温度变化的要求(-40℃~125 ℃) ■应能承受的温度 铁芯表面: 150 °C 环氧树脂: 155 °C 次级线圈: 160 °C ■采取措施解决各结构件膨胀系数不一致可能引起的开裂 □ 用热塑弹性体包铁芯(TEO,TPE) □ 加发泡塑料或橡胶垫 垫到两种材料热应变相 差最大处,如笔形铁芯的端部 ■采用带填料的环氧树脂 1.4续 ■采用无机填料增强的工程塑料 ■生产中,选择合理的环氧树脂的固化温度,降低内应力 ■外壳材料要考虑冷热冲

文档评论(0)

琼瑶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