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屈服、屈服点、屈服强度 为什么用α反映塑性大小 裂纹包括:裂纹的萌生和发展 银纹 界面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聚丙烯应力-应变曲线与球晶尺寸的关系 强度的影响因素 加工过程中分子链沿一定方向取向,使材料力学性能产生各向异性,在取向方向得到增强。 对于延性、易结晶材料,在平行于取向方向的强度、模量提高,在垂直于取向方向的强度下降,伸长率增大。 取向的影响 双轴取向时,在该双轴构成的平面内,性能不像单轴取向那样有薄弱的方向。为此,利用双轴取向,可以改进材料的性能。 聚合物的增强 吸附有多条大分子链的炭黑粒子具有均匀分布应力的作用,当其中某一条大分子链受到应力时,可通过炭黑粒子将应力传递到其他分子链上,使应力分散。而且即便发生某一处网链断裂,由于炭黑粒子的“类交联”作用,其他分子链仍能承受应力,不致迅速危及整体,降低发生断裂的可能性而起增强作用。 活性填料的增强主要来自表面活性。炭黑粒子表面带有好几种活性基团(羧基、酚基、醌基等),这些活性基团与橡胶大分子链接触,会发生物理的或化学的吸附。 图7-36 化学交联与物理交联示意图 上图:化学交联 下图:物理吸附 填料的增强机理 疲劳 疲劳破坏机理的研究 断裂力学 裂纹生长 疲劳寿命(S-N)曲线法 需要大量的实验 损伤力学方法 定义破坏内变量 疲劳 天然橡胶的疲劳 应变诱导结晶!!! 抗压强度大于抗拉强度的原因 由于陶瓷中总是存在微裂纹,拉伸时当裂纹一达到 临界尺寸就失稳扩展立即断裂,而压缩时裂纹或闭合 或呈稳态缓慢扩展,使压缩强度提高。 陶瓷材料的增韧 (细密、纯、匀,减少应力集中) (1)改善显微结构 (2)相变增韧 (3)微裂纹增韧 当主裂纹遇到微裂纹时,发生分叉转向前进,增加扩展过程中的表面能;并松弛主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减慢裂纹扩展速度。 陶瓷的抗热震性(热冲击) 材料承受温度骤变而不破坏的能力。 在各种热环境下引起的热应力,以及与之相应的应力强度因子是热震破坏的原因。由热震引起的瞬时断裂,即热振断裂。 高分子材料相对于金属,陶瓷材料的优势是什么??? 原因:1. 种类繁多;2. 制造加工便利、质轻、耐化学腐蚀,3. 还因为它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韧性。 塑料 橡胶 纤维 塑料的弹性模量介于橡胶和纤维之间,约107~108Pa;受力形变可达百分之几至几百。 室温弹性高;形变大(可达1000%),外力去除后,能迅速恢复原状;弹性模量小,约105~104Pa。 弹性模量较大,约109~1010Pa。形变小,机械性能随温度变化不大 y -屈服点 e-弹性极限点 冷拉 σ ε 应变软化 应变硬化 ?e ?b ?y ?e ?b ?y p-比例极限 ?p ?p b -断裂点 p-比例极限 线型非晶态高聚物的应力-应变曲线 拉伸行为 拉伸过程高分子链的三种运动情况: ▲弹性形变(开始~e点) ▲强迫高弹形变 ▲塑性变形 拉伸行为 塑性变形 是微观结构的相邻部分产生永久性位移,而不引起材料断裂的现象。塑性变形是一种不可逆变形. 塑性变形主要是由于切应力引起的。材料塑性变形过程中仍然保留着弹性变形,所以整个变形过程是弹性加塑性变形过程,可称为弹塑性变形。 结晶态高分子材料: 塑变机制: 塑性变形是由薄晶 转变为沿应力方向排列 的微纤维束的过程 非晶态高分子材料: 塑变机制:在正应力作用下形成银纹和切应力作用下无取向分子链局部转变为排列的纤维束 塑性变形 冷拉和成颈 玻璃态高聚物在Tb~Tg之间 部分结晶高聚物在Tb~Tm之间 玻璃态高聚物的强迫高弹形变 对于玻璃态高聚物,当环境温度处于 Tb <T <Tg时,虽然材料处于玻璃态,链段冻结,但在恰当速率下拉伸,材料仍能发生百分之几百的大变形(参见图中T = 80℃,60℃的情形),这种变形称强迫高弹形变。 (2)强迫高弹形变的本质是在高应力下,原来卷曲的分子链段被强迫发生运动、伸展,发生大变形,如同处于高弹态的情形。这种强迫高弹形变在外力撤消后,通过适当升温(T >Tg)仍可恢复或部分恢复。 (1)既不同于高弹态下的高弹形变,也不同于粘流态下的粘性流动,是一种独特的力学行为。 (3)强迫高弹形变能够产生,说明提高应力可以促进分子链段在作用力方向上的运动,如同升高温度一样,起到某种“活化”作用。 玻璃态高聚物强迫高弹形变的特点 晶态高聚物的应力-应变曲线 第一阶段OY段:出现“细颈”。 第二阶段,细颈的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DB):成颈变细的试样重新被均匀拉伸,直到断裂点B。 第二阶段是由于应力增加到C点时足已克服其晶格能,结晶发生熔融,链段开始运动,并沿外力方向取向。如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