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未来发展 制度走向 提高统筹层次,从体制分割走向板块融合; 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和基金投资运营体制; 提高受益水平和制度覆盖范围,增进制度效能; 从简单模仿学习走向应对本土社会风险和国内社会问题,促进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 从国家拉动改革到国家-市场-市民社会多元主体主动参与; 从经济发展的单一制度目标走向经济-政治-社会多元制度目标。 * 几项主要的制度安排 养老保险 ——逐步取消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企业职工、城镇居民之间的阶层差别; ——建立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差异化的职业年金制度; ——构建以居家养老为主体、以机构养老和社区服务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医疗保险 ——取消公费医疗制度; ——统一费用支付(国家+个人)制度; ——加大国家在医疗服务费用支出中的比重; ——完善服务提供体系,形成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相互补充的供方市场; ——规范药品市场; ——形成良性“补供方”购买服务机制; 住房保障 ——逐步打破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藩篱(福利分房、户籍制度); ——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廉租住房) ——满足中下阶层的住房福利需求; ——健全福利对象的资格审查和甄别机制; 教育福利 ——明确教育福利在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中的重要地位; ——明确政府在教育福利中的主体责任; ——消除“教育产业化”等不良影响; ——加大教育投入,保证资源的合理分配; ——促进教育机会公平。 谢谢! 电子邮箱:kq_han@ruc.edu.cn 办公电话:0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份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参加人数(万人) 参保率(参保人数/乡村总人口数,%) 参加人数(万人) 参合率(人社部,%) 2009 7277.3 10.56 83300 94.00 2010 10277.0 15.31 83600 96.30 2011 32643.0 49.72 -- 97.50 表5 中国农村社会保险参加人数和参保率 * 年份 城市 农村 1998 184.1 - 1999 256.9 - 2000 402.6 - 2001 1170.7 385.3 2002 2064.7 497.8 2003 2246.8 1160.5 2004 2205.0 1402.1 2005 2234.2 1891.8 2006 2240.1 2987.8 2007 2272.1 4818.6 2008 2334.8 5757.3 2009 2345.6 4760.0 2010 2310.5 5214.0 2011 2276.8 5313.5 表6 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人数 单位:万人 *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与问题 目前制度变革面临的困境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统筹 养老金双轨制 基金缺口与隐性历史负债(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缴费与缴税的争论 * 目前制度发展面临的问题 过度市场化与过度国家化并存 受益水平与覆盖面均低 管理体制分割 信息化建设滞后 城乡二元结构性不平等 *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变迁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的总体特征 经济发展主导的制度变革 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福利体制相混合 急速扩张的制度体系 配套制度发展不足 民众福利需求持续提升 *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产业工人阶级的弱势化 ——丧失了公有经济资源 ——缺乏组织的有力保护 ——社会政策缺位 * 大量的农业劳动者阶层生活困难 底层群体的基本权益难以保障 精英群体之间出现利益结盟的苗头 ——精英群体的基本构成:经济精英群体、政治精英群体和知识精英群体; ——精英群体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精英群体利益结盟以及由此所产生的腐败现象也愈趋严重。 当利益遭遇权力 安徽省宣城市原市委副书记杨枫,同时包养了7个情妇。为了防止情妇们争风吃醋,这个以“学者型官员”自诩的贪官,运用进修时学来的MBA管理知识,让“首席情妇”邹某用分类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