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之思与人的在——李泽厚哲学思想研究.pdf

本体之思与人的在——李泽厚哲学思想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体之思与人的在——李泽厚哲学思想研究

内容提要 哲学的特性决定了哲学的每一次前行似乎总是在前人的出发点上的重新起 步,它不仅表现为哲学的追问常常要回溯至古希腊或先秦,而且表现为对哲人们 反复思考的问题的重新理解。本体和本体论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之一。在 导论中,我首先从字源学的层面上分折了本、体二字的源始涵义,指出其由具象 的实指逐渐向抽象的泛指的衍化;其次,在我看来,本体论的译名进入中国后有 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已经不完全对应于其被译词,在中国语境中,本体论既是讨 论本体的学说也可以包含存在论。由于中国哲学中本体不离现象,故所谓本体之 思并不完全走超验或先验的进路,而是在人生的根源处思考或思考人生的根源 处,然后却又总是要返回到现实、现象等日用常行之中。李泽厚的哲学思考也体 现了这一特点。复次,论文提出本体差序的概念以期整合李泽厚众多的本体言说, 就是说在李泽厚的本体群中,不同的本体既有时间上的先后次序也有空间上的层 级差别。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李泽厚哲学思想的根本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 他博采众说以铸已见。就其六个哲学提纲而言,其逻辑脉相表现为从发生学、结 构主义到存在主义的衍化。现代新儒家是李泽厚批判性思考的参照系,并在基础 上凸显自身的儒学情怀。 本体的主体性学说是其思想的典型特征,在强调整体主体的前提下突出个体 主体和自由。然而从理论上说,过分张扬主体性也可能导致以一隅之见遮蔽全粹 之美,故而引入主体间性和客观性的维度也是必要的。 工具本体和心理本体分别汲取了马克思和康德等人的思想并融进中国传统 的理解,前者为人的存在寻根,后者为人的存在立义。前者以使用和制造工具来 界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具体化和明确化,后者则指向现代和后现代,强 调在温饱问题解决后,人的心理问题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度本体和情本体分别依附于工具本体和心理本体,既是立足于并发展了中国 传统思想又是对后现代强调不确定性、偶然性等的回应。与后现代侧重解构、消 解不同,李泽厚更有建构、重构中国人信仰的自觉和企望。 李泽厚哲学思想最后归本于人的存在的境界学说,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 二者对立统一,前者关注人的存在的历史性和现实性,后者侧重于人的存在的理 想状态。李泽厚哲学思想从深层次上体现了儒道互补的追求和特征。 关键词: 工具本体心理本体度本体情本体实践主体性 实用理性 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 5 AbstraCt hasdecided eachadvanceasifit The characteristic philosophy philosophy startsin not fofthe pointagain.itonlydisplays always predecessor’Sstarting orthe examinesmustrecaH totheancientGreece philosophyclosely frequently in for whichturnsover the understanding displays questionagain pre-qin,moreover tothe and aremostonesofthe one’Smind Onto

文档评论(0)

chuotuo00757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