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生物必修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ppt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激素 内分泌腺 促性腺激 素 促甲状腺激素 主要生理作用 甲状腺激 素 分泌异常症状 生长激素 垂体 垂体 甲状腺 促进甲状腺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 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垂体 幼年缺少:呆小症 成年过多:甲亢 成年过少:甲状腺功能低下 缺碘: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幼年过少:侏儒症 幼年过多:巨人症 成年过多:肢端肥大症 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 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三)激素的作用 激素 内分泌腺 雌激素 雄激素 胰岛素 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孕激素 胰腺中的胰岛 睾丸 卵巢 卵巢 促进血糖氧化分解,促进转化为糖原和非糖物质,抑制非糖物质和糖原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含量降低。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雌激素能激发和维持正常的性周期。 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性 激 素 胰高血 糖素 促进糖元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升高。 分泌异常症状 过多: 低血糖 过少: 糖尿病 激素 内分泌腺 主要生理作用 分泌异常症状 肾上腺素 肾上腺髓质 幼年过少:侏儒症 幼年过多:巨人症 成年过多:肢端肥大症 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血糖含量 4.血糖平衡调节的机制 △血糖平衡既受到神经调节,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其调节是一种_________。 △___是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____和______等都可使血糖升高。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神经——体液调节 肾上腺素 多食 多饮 多尿 消瘦 好冷啊! 实例二、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 垂 体 甲状腺 寒冷等刺激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促甲状腺激素(TSH) 甲状腺激素 促进 促进 抑制 抑制 新陈代谢,抵御寒冷 促进 实例二、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反 馈 调 节 2.分级调节: 下丘脑 垂体 腺体 分泌 促激素释放激素 分泌 促激素 1.反馈调节: (1)定义: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2)类型: ① 正反馈:反馈控制促进原来激素分泌 ② 负反馈:反馈控制抑制原来激素分泌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血糖水平升高 工作的效果 胰岛的工作 血糖平衡调节是一种负反馈 血糖水平降低 抑制 抑制 美国学者E.C.Kendall 从3t 新鲜的动物甲状腺中才提取出0.23g的甲状腺激素 30万头羊脑只能提取生长激素1g 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 ~14×10-5mg/mL 激素分泌量很少——微量 资料1: 二、激素调节的特点 正常人每100毫升血液中生长激素的含量还不到1微克。如果该激素分泌稍微多一点,可使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成为巨人症的受害者。 生理作用显著——高效 1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 资料2: 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 内分泌细胞 激素分子 毛细血管 靶细胞 资料4: 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 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二、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第三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CO2 、 H+、组织胺等)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体液调节的概念: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联系 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但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体液调节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二、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 (一)人体的体温调节 人身体内部或深部的温度,在37.5℃左右 1.定义 2.临床测定 口腔: 腋窝: 直肠: 36.7~37.7 (37.2) 36.0~37.4 (36.8) 36.9~37.9 (37.5) 3.体温恒定的调节 (1).体温的来源 (2).体温恒定的原理 产热: 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 散热: 主要靠皮肤实现 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