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气环境化学第二次课程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大气环境化学 了解大气层的结构,大气的运动规律,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迁移。掌握污染物遵循这些规律而发生的迁移过程,光化学反应基础,重要的大气污染化学问题及其形成机制,特别重要的是污染物参与光化学烟雾和硫酸型烟雾的形成过程和机理。还应了解酸雨、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破坏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第一节 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 大气的结构和性质 地球的辐射平衡 大气的组成 一、 大气中结构和性质 1.1 大气温度层结 由于地球旋转作用以及距地面不同高度的各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程度上的差异,使得温度、密度等气象要素在垂直方向上呈不均匀的分布。人们把静大气的温度和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 称为大气温度层结和大气密度层结。 一、 大气中结构和性质 对流层(troposphere) 对流层的特点是: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大约每上升100m,温度降0.6℃。 空气密度大。对流层平均厚度为10~12km,仅是大气层厚度的1%,但是大气总质量的3/4以上和几乎所有水汽集中在此层。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一、 大气中结构和性质 平流层(stratosphere)特点: 空气没有对流运动,平流运动占显著优势。 空气比下层稀薄得多,水汽、尘埃的含量甚微,很少出现天气现象,透明度高。 在高约15~35km范围内,有厚约20km的一层臭氧层,因为臭氧具有吸收太阳短波紫外线(UV-B、UV-C)的能力,故使平流层的温度随高度升高,也防止了地球生命遭受高能辐射的伤害。 一、 大气中结构和性质 1.2 大气垂直递减率和逆温 随高度升高气温的降低率称为大气垂直递减率。 T----绝对温度,K z----高度 在对流层中, 0, Γ=0.6K/100m 一、 大气中结构和性质 左图白天的层结曲线为ABC,夜晚近地面空气冷却较快,层结曲线变为FEC,其中FE为逆 温层。以后随着地面温度降低,逆温层加厚,在清晨达到最厚,如DB段。日出后地面温度上 升,逆温层近地面处首先破坏, 自下而上逐渐变薄,最后消失。 1.3 气块的绝热过程和干绝热递减率 1、绝热过程:即系统(气块)与周围的环境没有热量交换。 2、干过程:固定质量的气块不经历发生水相变化的过程,即气 块内部不出现液态水和固态水。 3、气块的干绝热过程 气块在干绝热上升过程中,由于外界压力减小而膨胀,就要抵抗外界压强而做功,消耗内能,因而气块温度降低。相反,气块在干绝热过程下降时,由于外界压强增大而被压缩,体积功被转化为该块空气的内能,因此温度升高。(见P 13 ,图2-4) 4、干绝热垂直递减率 : 干空气在上升时的温度降低值与上升高度的之比, 用 表示。 1.4 大气稳定度 概念:指气层的稳定度,即大气中某一高度上的气块在垂直方向上相对稳定的程度。 大气的稳定度与大气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有关:如果层结大气使气块趋于回到原来的平衡位置,则称层结是稳定的,Γd Γ; 如果层结大气使气块趋于继续离开原来的位置,则称层结是不稳定的Γd Γ;介于上两者之间, Γd= Γ. 1.4 大气稳定度 2.地球的辐射平衡 2.2 大气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1 大气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3 地球与大气的能量平衡 3. 大气的组成 3.2 大气组分的源、汇和气体循环 3.2 大气组分的源、汇和气体循环 3.2 大气组分的源、汇和气体循环 3.3 大气污染物的类别 3.3 大气污染物的类别 3.3 大气污染物的类别 3.3 大气污染物的类别 3.3 大气污染物的类别 3.4 大气组分的浓度表示方法 3.4 大气组分的浓度表示方法 3.4 大气组分的浓度表示方法 3.4 大气组分的浓度表示方法 3.4 大气组分的浓度表示方法 3.4 大气组分的浓度表示方法 本节的要求 练习: 3. 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数表示法 与ppm之间的换算关系: 在大气压为101325Pa(标准气压)、温度为25℃(298K)时, * * lnP C B E D F A 1.2 大气垂直递减率和逆温 图1-2 辐射逆温 利用 , 对于上升的空气可以得到如下关系: 图1-3 大气稳定度 2.1 太阳的辐射 图1-4 太阳和地球的辐射光谱 图2-6 地球的能量平衡 3.1 大

文档评论(0)

风凰传奇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