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空间诱变技术进行早籼稻新品种的改良.pdfVIP

利用空间诱变技术进行早籼稻新品种的改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核 农 学 报  2014,28(6):0949~0954 949   Journal of NuclearAgricultural Sciences 文章编号:1000⁃8551(2014)06⁃0949⁃06 利用空间诱变技术进行早籼稻新品种的改良 1 1 2 1 1 1 1 俞法明  严文潮  毛雪琴  金庆生  李小华  陈  蕾  陆艳婷 1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摘  要:利用卫星搭载2 个早籼稻品系浙105和浙207 干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 回收后SP ~SP 逐 2 7 代选择,以主要农艺经济性状改良为目标,结合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筛选,获得一批突变品系;选用 72 对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SSR 引物对5 个变异株系与原种对照进行DNA 分子检测。 结果表 明:空间诱变对水稻品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生理损伤,SP 表型不分离,SP 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SP 1 2 3 起逐代选择获得农艺经济性状、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变异株,从中选出得到明显改良的新品系;5 个 变异株系与原种之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SSR 多态性差异。 关键词:早籼稻;空间诱变;性状;稻瘟病;白叶枯病;SSR DOI:1011869/ j.issn.100⁃8551201406.0949     空间诱变育种是利用返回式卫星等能到达的空间 系浙105 和浙207,经多点试验表现分蘖力强、秆矮、 环境对植物(种子)进行诱变作用产生有益的变异,然 株型好等特点,但千粒重偏低、穗形偏小、稻瘟病和白 后在地面选育植物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高新 叶枯病抗性偏差。 [1] 12  方法 技术 。 自1987年以来,我国利用空间诱变育种技术 成功育成了一大批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小麦、油 121  搭载处理  2006 年9 月挑选籽粒饱满、大小 菜、蔬菜、花卉等9 大类作物新品种(系)[2-12]。 作者 均匀、形状基本完整一致(含水量 13%)的浙 105(千 曾以早籼稻品种浙9248为材料,经返回式卫星搭载空 粒重252g)种子4500粒、浙207(千粒重282g)种子 间诱变处理,成功选育出浙江省第一个通过空间诱变 3500粒,搭载于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以未搭载 技术选育的早籼稻新品种浙 101[8-9] ,该品种在农艺 复份种子为对照(CK)。 卫星运行近地点高度180km、 性状、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等方面得到显著改良。 远地点高度469km、轨道倾角63°、舱内温度2072 ~ 本研究利用返回式航天育种专用卫星“实践8号”[13] 2721℃、轨道运行时间355h。 搭载早籼稻品系浙 105 和浙207 干种子,返回地面后

文档评论(0)

hblybd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