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内容体系 第七章 地层学与地质发展史 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第七章 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 地层学基本原理 第二节 地层的划分对比和地质年代表 第三节 沉积相和古地理 第四节 地壳运动和大地构造分区 第一节 地层学基本原理 地层学基本原理 地层单位(多重地层单位) 岩石地层 年代地层 生物地层 磁性地层 层序地层 化学地层 生态地层 地震地层 矿物地层 构造地层 岩石地层单位 生物地层单位Biostratigraphic units 年代地层单位Chronostratigraphic and geochronologic units 层 型 (Stratotype) Unit and boundary stratotypes GSSP GSSA 全球层型剖面和层型点(显生宙 ) GSSP (Global Stratotype Section and Point) 全球标准地层年龄(晚前寒武纪末期以前地层 ) (Global Standard Stratigraphic Age) GSSA 国际地层委员会 ICS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Stratigraphy? ) 第七章 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 地层学基本原理 第二节 地层的划分对比和地质年代表 第三节 沉积相和古地理 第四节 地壳运动和大地构造分区 地层层序律和生物层序律 地层层序律(地层叠覆律) N. Steno(1638-1686) 意大利北部山脉_1669 ——近代地层学的基础 地层层序律和生物层序律 地层层序律和生物层序律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地层划分: 根据岩层具有的 不同特征或属性 把岩层组织成不 同的单位 属性或特征: 岩性特征、 生物特征、 地层接触关系、 地球物理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时代属性等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地层对比 根据不同地区或不同剖面地层的各种属性的比较,确定地层单位的地层时代或低层层位的对应关系。 ①表示地层特征或地层层位是否相当; ②根据所强调的侧重点的不同,有不同种类的对比; ③地层的时间属性对比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对比。 地层对比的原则和方法 地层对比的原则 1.地层的物质属性相当的原则 2.不同类型或不同地层单位 的地层对比不一致的原则 地层对比的方法 岩石学方法 生物地层学方法 构造学方法 现代地层学方法 同位素测年 磁性地层 地层对比的方法 1. 岩石学方法 标志层: 穿时性标志层 砂岩夹层 煤层 蒸发岩层 等时性标志层 火山灰层 小行星撞击事件层 风暴岩层 沉积旋回 地层对比的方法 1. 岩石学方法 2. 生物地层学方法 标准化石 化石组合 种系演化 标准化石 Index fossil 化石组合 Fossil associations 地层对比的方法 1. 岩石学方法 2. 生物地层学方法 3、构造学方法 构造运动面的对比 构造运动面→不整合面 古地理变迁 生物界变革 地层不整合接触 (一般仅用于岩石地层单位 的对比) 地层对比的方法 1. 岩石学 2. 生物地层学 3. 构造学 4. 同位素年龄测 定与地层对比 U-Pb法 Th-Pb法 Rb-Sr法 K-Ar法 Sm-Nd法 14C法 地层对比的方法 1. 岩石学 2. 生物地层学 3. 构造学 4. 同位素测年 5. 古地磁 测定法 地层对比的方法 地层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Relations between stratigraphic units 华北地区三山子组的穿时关系 (张守信,1989) 生物-年代地层单位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 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 地层学基本原理 第二节 地层的划分对比和地质年代表 第三节 沉积相和古地理 第四节 地壳运动和大地构造分区 沉积相和沉积环境 沉积相和沉积环境 冲积扇 (一)定义 从山地峡谷向开阔平原转变地带上的一种河流沉积体系,呈扇形或半圆锥状、以粗粒碎屑占优势的堆积物。 (二)特征 冲积扇是陆地上最靠近物源区的沉积体系,粒度粗,分选差,沉积速率高。 河流环境内形成的一套有成因联系的沉积相组合。 (一)河流沉积类型 辫状河 曲流河 曲流河 曲流河 二元结构:河道沉积+洪泛平原沉积 河道沉积(偶含陆生脊椎动物骨骼和树干化石) 底部:河道滞留沉积(砾石),透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意大利cemb(赛博)er60动平衡仪中文操作手册.pdf VIP
- 粮油供货保障方案.docx VIP
- 负压引流器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3版.pdf VIP
-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黑布林版渔夫和他的灵魂中文译文.docx VIP
- Oasis montaj7.5 操作手册-Oasis montaj Mapping and Processing软件平台.pdf VIP
-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基础第2版杨沿平第七章滚动轴承配合1课件教学.ppt VIP
-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pdf VIP
- 硬膜下血肿的护理常规.pptx
- 2020年牛津译林版7A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2-单元检测卷(含答案).docx VIP
-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基础第2版杨沿平第八章键与花键连接1课件教学.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