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_交通特性详解.ppt
本章主要内容 2-1 人-车-路的交通特性 2-2 交通量特性 2-3 行车速度特性 2-4 交通密度特性 2-1 人、车、路的基本特性 道路交通系统的四个基本要素: 人 ——车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驾驶员、乘客和行人 车辆——机动车、非机动车 道路——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 环境——渗透在以上三个因素之中 §2-1-1 人的交通特性 1.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2.非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乘车、骑自行车、步行等 3.交通规划、设计与管理及运营者特性 一、 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1.驾驶员的信息处理过程(反应特性) 信息感知阶段——收集并理解信息; 分析判断阶段——与经验进行对照、分析,然后判断; 操作反应阶段——进行具体操作,并产生效果。 2. 驾驶员的心理特性 反应特性——感知-反应时间,反映信息处理过程的灵敏程度; 一、 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3. 驾驶员的视觉特性 视觉是驾驶员信息输入最重要的感觉器官。 视力——眼睛分辨两物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根据眼睛所处的状态和时间不同,又有静视力、动视力和夜间视力之分。 静视力:站在视力表前5m处,依次辨认视标测定的能力,共分12级。 动视力:在行车过程中的视力,跟车速和年龄有关。 夜间视力:受光照度、背景亮度等影响,黄时间行车最不利。 一、 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3. 驾驶员的视觉特性 视野——两眼注视某一目标,注视点两侧可以看到的范围静视野:将头部与眼球固定,同时能看到的范围。动视野:将头部固定,眼球自由转,同时看到的范围。视野与车速密切相关,隧洞视,视野死角。视野与年龄、视力有关。 色感——不同的颜色对驾驶员产生不同的生理心理作用。 红、黄、绿、蓝、黑、白。 视差——又称错觉,是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视觉适应——视觉器官对于光亮程度突然变化而引起的感受性适应过程。由明亮处进入暗处,眼睛习惯后,视力恢复,称为暗适应;反之称为明适应。 眩目——视野内有强光照射,使人的眼睛产生不舒适感,形成视觉障碍。 立体视觉——人对三维空间各种物体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凸凹的感知能力。 4.驾驶疲劳 驾驶疲劳:驾驶员连续驾驶车辆后引起生理、心理机能下降和驾驶操作效能下降的现象。 一般性疲劳与过度疲劳 身体疲劳与精神疲劳 一次性疲劳、积蓄疲劳和慢性疲劳 导致驾驶疲劳的原因: 疲劳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反应时间显著增长 操作能力下降 判断失误增多 5.饮酒与驾驶 饮酒对人的影响 饮酒对驾驶机能的影响 酒后开车所产生事故的特点 饮酒鉴别: 根据国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80毫克的驾驶员即为饮酒驾车,80毫克以上认定为醉酒驾车。 饮酒与驾驶 捷克斯洛伐克的莫斯试验表明: 当血液中酒精的浓度为0.03%-0.09%时,其事故的发生率比不饮酒者增加7倍,当酒精浓度为0.1%-0.14%是,事故率为不饮酒的32倍,当酒精浓度为0.15%时,事故率竟增加128倍。 美国Loomis认为:当血中酒精浓度为0.03%时,驾驶能力就有低落;当为0.1%时,低落15%,为0.15%时,低落30%。 日本学者研究:当酒精含量达到0.5mg/ml时,驾驶机能受到影响,辨色力降低,反应时间增加,错误反应增加46%. 酒后开车产生事故的特点: 向静止的物体冲撞; 向停驻的车辆冲撞; 夜间与对向车迎面撞击; 因看错路引起的各种翻车; 重大事故和恶性事故多,致死率高. 6. 驾驶员的个体差异 性别差异 年龄差异 气质差异 驾驶员的种族、民族,生活所在地区的习惯、平均收入等 性别特性: ①开车时男驾驶员多带酒气,强行超车,东张西望,女驾驶员这种现象很少; ②男驾驶员对超速往往采取不在乎的态度,女驾驶员则很慎重; ③连续行车时间较短女性肇事率低,若时间较长则相反; ④紧急情况下,男性多想办法摆脱,女性这陷入恐慌; ⑤男性反应时间短,女性长; ⑥达到领驾照标准,女性比男性长26%; ⑦女性在身高、体重,坐高均不如男驾驶员. 驾驶员的交通特性主要通过视觉特性、反应特性与选择特性加以表现。 另外,驾驶员是交通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是影响交通安全与效率的关键要素。 驾驶员的视觉盲区 综述 二、 非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1、乘客的交通特性 乘客的交通需求心理:出于某种目的而出行,希望便捷、省时、省力、舒适、安全等; 乘车反应:道路的条件(平整性、线形等)及车厢环境(卫生、整洁及人文环境等)会导致乘客的不同反应; 社会影响: 二、 非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乘客的需求可以归纳为安全、迅速、舒适。 横向力要求——横向力系数大于0.2时,乘客有不稳定感;横向力系数大于0.4时,乘客站立不住,有倾倒的危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