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笔记第二册(郭预衡).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笔记第二册(郭预衡).doc

古代文学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标志: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 特点: 文学的自觉、个性化。有三个标志:a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门类(文笔之分、文学与儒学的相对而提)。B。对文学各种体裁有比较细致的区分,对各种体裁的体制、风格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曹丕《典论论文》分4类,陆机《文赋》分10类,《文心雕龙》的讨论)。C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追求。(诗赋“欲丽”,诗缘情而“绮靡”) 文学创作的特点:服务于政治教化的要求减弱,文学变成个人的行为,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 2.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形成高峰;《文心雕龙》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建立了完整的体系。萧统《文选》最早的文学总集。 3.以宫廷为创作中心。A士族与庶族的对立 b门阀制度下,文学家族的兴盛(三曹,谢安、谢灵运、谢眺,陆机、陆云) 4.魏晋玄学的兴起(崇有与贵无,名教育自然,言义之辩,形神之辨,名理之辨) 5.佛教对文学的影响。(想象世界的丰富,故事性加强,反切与四声的发现,词汇扩大,文学观念的多样化) 总体特点1.文学自觉;2玄学与佛教对文学的影响;3语言形式美的发现(沈约“永明体”)4.五言诗鼎盛,骈文出现,七言古诗确立,志怪小说。 轨迹: 汉末建安文学(曹氏集团,建安七子)—正始文学(魏朝,玄学的开创,何晏王弼,嵇康阮籍,竹林七贤)—两晋文学—南北朝文学 曹操、曹丕、曹植 曹操的诗风 继承汉乐府的传统,既反映现实,又有很深的个人感慨,较多描写政治主张和同意天下的雄心。《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语言古朴率真,古直悲凉,整体慷慨悲壮。 建安诗风的开创者。 曹丕与七言诗 最著名作品《燕歌行》,是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特点:1.个人情感的抒发,敏感多情;2.一改曹操的悲壮习气,诗风婉约,文人化艺术表现手法。选词清丽,音韵和谐。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曹植的诗歌成就(成就最高“建安之杰”)、 钟嵘《诗品》: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风格与文采的完美集合,兼有父兄之长。《洛神赋》 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继承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保留了 古诗十九首 的温婉悲远。 建安七子 曹操的邺下文人集团:王粲(七子之冠冕),孔融,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1.王粲《七哀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感情深沉,慷慨悲壮。 2.蔡琰(yan)《悲愤诗》,女诗人,叙事为主,夹以抒情。 建安风骨 风骨:刘勰的美学范畴,感情真挚强烈,格调慷慨悲壮,文笔健美有力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时期,正处于汉魏易代之际,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代表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察琰。他们掀起了文人五言诗的创作高潮。其作品直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广泛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了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发了作者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了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特点是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文风清峻、气盛词壮、慷慨悲凉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后人把这种独特风格称之为“建安风骨”。钟嵘《诗品》:“世积乱离,风衰俗怨,故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 西晋:太康诗风(陆机 潘岳 ),郭璞 游仙诗,玄言诗 略 (东晋)陶渊明的艺术特征和艺术渊源 背景:玄言诗占据诗坛(魏晋以来的正常古朴诗风发生转向,偏离) 总体特点:陶渊明1将自然提升为一种至美境界。2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创了田园诗的新题材。3将玄言诗的玄理,该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 思想生平:1.儒家的入世精神,崇尚个人的道德修养,但不拘儒家经典章句,通脱而自由。 2.受老庄思想影响,多次引用老庄中的典故,但也不沉溺。 3.出世与归隐的矛盾心理。(辞彭泽令是分水岭) 总结:安贫乐道(儒家)与崇尚自然(道家)是其思考人生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其人生准则与哲学思考。 艺术特征 自然 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诗歌的总体风格。他胸中,笔端皆无驰骋之气,生活中有的感触就诉诸笔墨,毫不矫饰。不追求刚烈,诗风舒缓而沉稳。 将日常生活诗化,在生活中发现重要的意义及醇厚的诗意。(之前都写政治题材,情感) 情、景、事、理的浑然一体。陶诗重在写内心,写与景物、事理融而为一的,对人生的心境。在他笔下出现的诸多日常景象,飞鸟,夕阳,孤云等,不光是寻常事物,而体现出诗人的主观情感与个性,是具象的,也是理念的。诗的“理”不是抽象的,说教的,而是在生活中亲自体验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