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歌鉴赏(教师讲稿).doc
古诗歌鉴赏专题讲义
诗歌的鉴赏是一种艺术认识活动,它始终伴随着活生生的形象和内心的情感反应和体验,同进还要用理性思维对作品进行评价。
一、明确所考,对症下药
与诗歌鉴赏有关的知识点包括:①主题思想,②词句含义,③风格流派,④表现手法,⑤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⑥意境,⑦修辞方法,⑧语言特色,⑨典故。
二、把握基本点,各个击破
(一)理解诗歌的构思(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指作家在孕育文章的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考虑:如何巧妙表意,结构如何起承转合,运用一些什么特殊表达技巧。
比如:
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解析:作者不从自己着墨,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通过想象以虚写实,丰富了思念的内蕴。“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是现实,只是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包含回忆和希望,感伤今日的“忆”,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希望明日的“泪干”,“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这不是一般的夫妇离别忆情,而是饱含深重的忧国忧民情怀。
这首诗构思上从对面入笔,“言在此而意在彼”,将自己对妻子的思念想像成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以虚写实,丰富了思念的内涵。
尤其要重点把握先写景后抒情的艺术构思,这也是近体诗的基本结构。又如: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庆全庵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寒 塘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南楼。雪 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 梅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秋夜不说自己思念而说家人相忆,从对方落笔,使感情表现更加深沉含蓄。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采用这种技巧。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全词主要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分析:该词描写的是元宵节的热闹景象,主要运用了反衬(衬托)的表现手法。词的上阕描写了满城花灯、车水马龙、通宵歌舞的喧闹繁华之景,下阕的一、二句描写了一群群观灯的少女。作者极力渲染这些热闹景象是为了使词末二句中的“那人”显得更加突出,衬托出“那人”不同流俗、与众不同的形象。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高洁、不同凡响的精神。
参考答案:反衬。以元夜的繁华热闹反衬“那人”的孤寂,表达作者耐得住冷落寂寞,不趋流俗,保持志士操守的高尚情操。
训练2: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
参考答案: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越是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诗歌运用反衬,虚实相生,以繁华的梦境反衬现实的悲哀。
E、景情关系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分析情和景的关系不外乎从以下两个角度:
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②景情气氛是否和谐 景与情一致(景情一致):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属于正衬
景情不一致: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属于反衬,更增一倍的哀或乐
训练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 馆
余靖(宋)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诗的第二、三联在情和景关系处理上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第二联是“哀景写哀情”,第三联是“乐景写哀情”。第二联中运用“秋色老”“夕阳归”等萧瑟残败的意象,衬托诗人内心的孤寂。而第三联则描写了远山翠云、肥沃的田地,传达出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