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485-风味研究
不同灭酶方式对燕麦片风味的影响
顾军强1,2,钟葵1,王立2,佟立涛1,刘丽娅1,周闲容1,周素梅1(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1, 100193)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2,江苏无锡 214036)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灭酶方式对燕麦片风味物质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气质联用仪和电子舌对不同处理燕麦片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微波组主要为醛类62.05%、醇类20.35%、酮类5.51%、酯类5.43%;烘烤组为吡嗪类38.82%、醛类33.95%、嘧啶类20.12%、醇类5.97%;蒸煮组为醛类80.65%、吡嗪4.33%、烷烃4.03%、酮类3.80%;通过电子舌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较好区分不同灭酶方式燕麦片气味差异。
关键词: 灭酶方式 燕麦片 气质联用 电子舌 风味物质
中国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174( ) - -
arieties on Starch Properties and Processing Stability
GU Junqiang1,2 Zhong Kui1 Wang Li2 Tong Litao1 Liu Liya1 Zhou Xianrong1 Zhou Sumei1*
(Comprehensive Key Laboratory of Agro-products Processing,Institute of Agro-products Proces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193)
(Jiangnan University 2,Wuxi 214036;)Keywords: oat, varieties, starch quality, processing stability
燕麦籽粒灭酶处理是燕麦制品加工的前提。目前主要有蒸煮、焙烤、微波等几种灭酶方式,这些不同强度的热处理伴随着微生物的杀灭、美拉德反应、脂肪氧化及焦糖化反应等,这些变化使燕麦制品具有了不同于原料的风味,如焙烤将产生烤香等。微波是高频微波场的作用使分子碰撞、摩擦而产热,其加热原理与蒸汽、焙烤等表面热传导的加热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微波处理将可能使燕麦片产生独特的风味。
固相微萃取(SPME)集采样、萃取、浓缩、进样为一体,与气相色谱和质谱(GC-MS)联用已高效用于巧克力[3]、面包[4]、虾蟹[5]等挥发性成分的研究。Dorota Klensporf等[6-7]通过固相微萃取(SPME)和溶剂辅助蒸发对燕麦片主要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对其中的醛类进行了统计分析。孙培培等[8]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气-质联用法(GC-MS),并用十五碳烷作为内标物进行了内标法定量分析,从燕麦片中共分离鉴定出72种挥发性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和定量分析。
电子鼻作为一种新型快速检测方法,在分析食品的气味时,可以快速对食品中挥发性气味进行分类和识别,目前,电子鼻主要应用于酒类[9]、肉类[10]、羊奶[11]等。曹汝鸽[12]研究了焙炒、常压蒸煮、高压蒸煮、远红外处理和微波加热等5种灭酶处理方法对燕麦粉气味的影响,通过电子鼻分析,可以清晰地识别鉴定不同灭酶处理的燕麦粉气味上的差异,并在主成分分析图谱上直观地表现出来。
本试验利用SPME技术对微波、烘烤、蒸煮灭酶处理燕麦片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鉴定分析了不同灭酶方式燕麦片的挥发性成分,并与未灭酶处理对比,对各处理条件下主要挥发性成分进行归类和定量分析。通过电子舌对不同处理样进行分类识别,以期为不同燕麦制品风味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裸燕麦品种坝莜 1 号,2012年由河北省农业科学院提供。籽粒经挑拣清选后备用
1.2 试验仪器
微波炉(NN-GS597M)(上海松下微波炉有限公司);焙烤箱(KWS1530J-F5R)(佛山市格兰仕电器有限公司;ΙΙ LS16)(法国 Alpha MOS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灭酶处理
蒸煮处理:燕麦籽粒在金属敞开容器中平摊成 0.5 cm薄层,100 ℃常压蒸汽蒸制30 min (温度达到100 ℃时开始计时,裸燕麦原料中脂肪酶活被完全灭活)。
微波处理:燕麦籽粒经过润水(调节样品含水率到20%,密封静置12 h备用),称取20.00 ± 0.01 g样品,用保鲜膜密封,分别在微波1000 w条件下处理40 s。
烘烤处理:燕麦籽粒经过润水(调节样品含水率到20%,密封静置12 h备用),使用焙烤箱1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