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 二、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结构不合理 外商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结构不尽合理 主要来自与中国大陆有着紧密联系的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所占比例较小。 外商直接投资主体结构不尽合理 来自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的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自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项目不是很多; 1- * 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及第三产业中关联效应较低的房地产及公共服务业,两者约占外商投资总额的80%以上,而投入第一产业农业及第二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业的比重严重偏低,总计不足10% 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结构不平衡 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利用外资严重滞后。 1- * (二)中国对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政策透明度问题影响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信心 外商投资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有效制约 在引资中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引进轻管理的思想 对外资的公平待遇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管理队伍素质跟不上,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1- * (三)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实际利用资金到位率偏低,实际外资占合同外资比例平均大概在50%左右 外商直接投资的收入转移严重。账上亏损、实际盈利,账上利润少、实际利润多,减少了中国政府应得的财政收入,这主要是通过外国投资企业的价格转移来实现的。 利用设备作价高估实现利润转移。 利用内部作价实现利润转移。 外资并购国内企业,有可能引起经济安全问题 1- * 第三节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 一、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概况 第一阶段(1993~1994年下半年):中国股票首次亮相国际市场 1993年6月29日,第一家内地企业——青岛啤酒在香港挂牌上市,从而拉开了中国企业赴港上市的序幕。 随后上海石化、马鞍山钢铁、仪征化纤等8家企业通过挂牌在香港上市,同时通过全球存托凭证和美国存托凭证方式分别在全球各地和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第一批境外上市的企业有两个显著特点: 绝大部分改制前为国企; 行业限于制造业 第二阶段(1994年-1996年6月):中国基础设施类股票进军华尔街 如华能国际、中国东航、南方航空、大唐发电等公司 1994年、1995年政府开始进行宏观调控,许多项目被迫缓建或停建,上市公司大多深受影响,公司盈利水平不佳 1- * 第三阶段(1996年6月-1997年10月):红筹股成为新热点 所谓红筹股,是我国以某一部门或某一级政府为背景,投资到香港的窗口公司发行的股票 在实际区分时,一般把最大控股权(通常在30%以上)直接或间接隶属于中国内地有关部门或企业,并在香港注册上市的公司所发行的股份归类为红筹股。 如航天科技、招商局、中国华润、上海实业、北京控股、广东粤海等。 这些公司主挂牌在香港,但通过美国存托凭证的方式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从1996年下半年至1997年上半年,红筹股指数上涨了198%,远远超过了恒生指数39%的上涨幅度。 红筹股有几大因素吸引海外投资者: 一是最直接的“中国概念”,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二是红筹股公司注册在香港,由香港当地的管理层运作,经营环境较好,融资方便,能更正确地把握市场脉搏,更有针对性地发展业务; 三是得到中国政府强有力的支持,这些企业背后要么有行业部门的支持,要么有强大的地方政府作后盾,可获得优质和超常规资产注入,可带来企业高速发展; 最后,与香港回归的大环境有关。 1- * 第四阶段(1997年10月~2000年2月):中国高科技和网络概念股 1999年7月14日,中华网在美国NASDAQ上市,挂牌当日,股价由20美元飙升到67.2美元,上涨235%,当日市值超过人民币110亿元,筹资1亿美元。16日再升至101.3美元,当日涨幅达75% 17日再次狂涨至137美元。2000年1月11日,股票一拆为二,收盘价仍达到82美元。 1999年11月3日,世纪永联在美国OTCBB市场借壳上市成功,成为我国首家在此市场借壳上市成功的股票。刚上市时,股价只有4美元,市值仅几百万美元,2个月内,股票上涨到23.5美元,市值达到4.8亿美元,并被推荐为该市场的明星股。 1- * 2000年4月16日,新浪网在美国NASDAQ市场上市。6月,网易在该市场上市。上市初期都有不俗的表现。 2000年低网络神话破灭,高烧的NASDAQ市场几近崩盘。 1- * 第五阶段(2000年2月~):国企航母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主体是以石油、电信类为代表的大型的带有垄断性行业的企业如中国联通、中国石化、中海油等 1- * 二、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主要模式及程序 (一)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目标市场 主要选择在香港联合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