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高产高效水肥管理理论与技术.ppt
作物高产高效水肥管理理论与技术 教师:周顺利 电话:010-mail:zhoushl@ zhoushl163@163.com 3、节水与增产的同时实现 (1)水分与产量的关系 —— 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前苏联伏尔加河左岸地区,就水分与作物产量的关系问题曾进行过一次实验和争论。一批学者基于干旱锻炼理论,以及作物受旱后复水光合作用有明显升高的实验结果,强调了干旱对提高产量的意义,并据此提出了“二次灌溉方案”,主张延迟第一次灌水时间,以使植株接受干旱锻炼,但是这种灌溉方案应用于春小麦灌溉后,证明并不成功,因此他们认为:这种要在灌溉条件下把植物锻炼方法应用到小麦栽培方面的企图应该抛弃,为了获得高产,就必须在植物的整个生长发育期间里,不断给植物供水。 —— 事隔50年之后,澳大利亚植物生理学家Turner在1989年根据在向日葵、羽扇豆、花生、豆科牧草、小麦以及大麦等作物上的实验结果,发表了《有限水分亏缺效应》的著名论文,文中他列举了大量试验结果,提出了“水分亏缺并不总是降低作物产量,早期适度水分亏缺在有些作物上有利于增产”的观点,并对这种效应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我国陕西渭北源区,当耗水量达到 524 mm时,冬小麦产量达到 8100kg/hm2,此时再增加灌水,产量并不增加; 在我国宁夏南部山区灌溉条件下,当春小麦耗水量达到481mm 时,产量达到最大值为5310kg/hm2,进一步增加灌水,产量反而下降; 在印度新德里地区,小麦最高亩产 5250kg/hm2 左右,此时再增加供水,产量亦下降。 说明:高的耗水量并不能获得最高产量,在节约大量用水的情况下,一定时期的适度干旱可以实现作物高产。 高量灌水下的作物产量——实例 —— 现在已有大量实验结果证实,在供水条件较好条件下,作物产量与其耗水量之间成显著抛物线关系(图4)。 图 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耗水量的关系(沈荣开,1995) 节水农业直接追求的目标就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尽可能的高值,但事实上,水分利用效率高值往往是在中等供水条件下获得的,当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高的时候,作物的产量并没有达到最大值;而当作物产量达到最高时,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却已开始下降,两者之间存在一种不同步现象(图4)。因此,在节水农业中既不能盲目追求作物高产(这会大量浪费水资源),也不能单纯追求水分利用效率的高值(这是以减产为代价的),而应当追求两者的同步提高,以实现两者的最佳组合。 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 (2)节水增产的条件与适应途径 缺水增产的实现条件 作物缺水适应与缺水伤害的转变:干旱缺水并不总是降低作物产量,一定时期一定程度的干旱可能对作物增产和水分利用更为有利,因为干旱缺水对作物的影响有一个从“适应”到“伤害”的过程,不超过适应范围的缺水,往往会引起有利于作物增产的一些反应:如引起作物体内营养分配模式的改变,使得光合产物从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的分配比例增加,从而有利于经济产量的形成;刺激腋芽、新叶和花的发育,有利于无限生长习性作物产量的形成;由于N的重新分配,促进了冠上部大叶的发育及根系的下扎。而且在复水后,由于产生了生理上、水分利用和生长上的补偿效应,将对作物增产更为有利。但是,一定水分条件对作物“有益”还是“有害”,有限亏缺和严重亏缺,在复杂的田间条件下是处在迅速变化之中的,如果掌握不准确,“有益”将很快转变为有害。 实现条件:要发挥水分亏缺在作物增产中的作用,就必须有可控制的精确灌溉条件和高水平的田间管理。 适应途径——节水技术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表6 我国农田灌水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采用合理的覆盖耕作保墒技术(如保护性耕作技术)、施肥技术亦可节约大最灌溉用水 农艺节水 适水种植及根据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与需水规律制订科学的灌溉制度等是节水与合理灌溉的基础。 生物节水 节约30%~50%的灌溉用水 改进地面灌溉技术和喷、微灌技术 灌水定额往往在100m3以上,造成大量水分的浪费 地面 灌溉 田间灌溉节水 每年全国渠系输水节水潜力约1000亿m3 渠道衬砌和管道输水技术 传统土渠输水渗漏损失可占到引水量的50%-60%,使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5左右 渠道 输水 输水过程节水 效 益 改进措施 问 题 方 式 节水措施 适应途径——节水技术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对水资源非常紧缺或已采用了先进输水灌水技术的地区或国家而言,节水增产又是另外一种含意,这里由于输水和灌水方面的节水潜力已接近充分挖掘,因而节水主要指生物学意义上的节水,即作物本身的节水 。节水增产的实现主要是指大范围内作物总产量的增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传染第八版配套课件其他感染性发热的诊断思维.ppt
- 传染第八版配套课件原虫疟疾.ppt
- 传热学(chaptera).ppt
- 传统凯恩斯主义波动理论ⅢASAD模型.ppt
- 传统文化的继承(公开课)W.ppt
- 传统文化的继承(共张PPT).ppt
- 传统文化的继承(文).ppt
- 传统文化的继承By胡绍义.ppt
- 传统文化的继承cls.ppt
- 传统文化的继承me.ppt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