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考必修一精品模拟试题(9套单元.docVIP

2009届高考必修一精品模拟试题(9套单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届高考必修一精品模拟试题(9套单元.doc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对应训练 一 选择题 1 在西周的分封宗法制度下,你认为下图中在a处应该是( ) 四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A 诸侯 B 天子 C 卿、大夫 D 士 2 下列是西周的封国一-齐国中某位卿大夫的家庭成员,你认为将来谁会奉祀始祖( ) ①妻(正窒)所生的儿子 (20岁)②妻(正室)所生的儿子(13岁) ③妾一(侧室)所生的儿子 (27 岁)④妾二(侧室)所生的儿子(24 岁)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孙子兵法·伐谋篇》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正确理解这段话的选项有 ( ) ①孙子主张和平解决国家间的争端 ②孙子注重战争中智慧的作用 ③孙子注重战争中交通的作用 ④孙子强调武力解决国家间的争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4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关于诗中的“秦王”统治时出现的情况,下列哪种描述可能是真实的( ) ①任用商鞍进行变法 ②公元前 228 年某月某日,一官员称呼其“大王”,未受斥责 ③公元前 218 年某月,张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守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③ 5下图反映的本质是( ) A 明代中央官制的变革 B 明代地方制度的变化 C 明代官制机构的简化 D皇权的不断加强 阅读下面的一幅历史地图。此图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是 ( ) A 西汉时期监察区的划分 B 汉初的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形势 C 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情况 D 唐朝时在边境设置军镇的情况 7 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 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下列哪一说法符合贾谊这一主张( ) A 继承周朝的分封制 B 汉初分封同姓诸侯 C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D 汉武帝设立中朝 8 据史书记载“牵牛以蹊(小路)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 ) A 西周 B春秋战国 C西汉 D东 9 “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联,臣民称之曰陛下。 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 汉代皇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显示与众不同 B 加强皇权、树立权威 C 继承秦朝制度 D规范完善皇帝制度 10 2006 年6月5日开幕的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指出“我们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坚持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隋朝创立、唐朝继承和完善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主要是指其( ) ① 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 ②扩大了选拔官吏的来源 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④加强了思想控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④ 11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皇权不断加强 12 为解决唐朝后期以来国家割据分裂问题,宋初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下不属于这些措施积极作用的是( ) A铲除了藩镇割据的社会基础 B 有利于各级政府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 C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D 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13 唐朝的“三省”与宋朝的“二府”,其设置的共同作用是( ) A 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 避免了君主专断和决策失误 C 相权分散,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D 分散削弱了相权,皇权加强 14 《前唐书·百官志》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宰相事无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官。向开元以后,常以领他职, 实欲重其事,而反轻宰相之体”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 ) ①三省长官皆为宰相 ②实行宰相集体负责制 ③宰相分管事务较多 ④宰相不被重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5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 A 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 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 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 削弱丞相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16 《宋史纪事本末》载:王彦超及诸藩镇人朝,帝(宋太祖)宴于后苑,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据镇,王室仰仗”彦超喻意,即前奏曰:“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材料中的太祖之意是( ) A 准备赏赐开国功臣 B 鼓励诸藩为国效劳 C 表白歉意抚慰群臣 D 暗示诸藩交出兵权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