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王夫之的知观
摘 要
摘 要
知行观的研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几乎每一位中国古代哲学家
都对其论述一二,王夫之在继承先儒特别是荀子等先秦思想家的思想的基础上,对中国
古代的知行学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用自发辩证法和朴素唯物思想去批判了传统知
行观中的心性思想,在破旧思想的前提下,树立了自己的比较全面的唯物主义思想知行
观,反映了时代的特征。
王夫之在继承和发扬先儒的前提下,鲜明的提出了自己的知行观点,把行的重要性
和首要性显著的提出来,行是知的来源和基础,没有行就没有真正的知,只有在行的前
提下才能获得真知,而且辩证的看出二者的统一性。很好的继承了荀子等唯物思想精粹。
王夫之知行观产生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从最早的《尚书》中的“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展开,梳理了从孔子到王阳明等先儒的各家知行学说,从中看出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之
处,这其中有唯心论,唯物论,经验论,先验论等各种观点,王夫之通过自己的合理吸
收和借鉴,批判其中几种典型的观点,树立自己的知行观。任何知行观都是为了映证哲
学家自己的本体论思想,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王夫之看到当时的心性之学的欺世
盗名的虚假性,提出了经世致用的实学精神。
王夫之的知行观的重要观点主要有“行先知后”,“行可兼知,知不可兼行”,“知行
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等辩证统一思想,以及认识论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因所
以发能,能必副其所”的思想,本文试通过王夫之的知行论而进一步阐释他的道器本体
论。从而实现他的实学思想。王夫之知行观具有强烈社会现实意义。王夫之的知行观虽
然论述的比较透彻,思辨性很强,然而由于当时的历史背景所限不能得以传播,但是对
于当时的社会道德以及哲学思潮都有很高的价值,明清三大儒各有千秋,理论价值重大。
王夫之的知行观对于近代的各种哲学思潮也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知行
观念也有启发意义,不论是大到国家发展,小到个人道德思想的建立都有积极的现实意
义。任何一种理论都不会超越它所处时代的历史局限性,王夫之的知行观同样如此,但
是它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已经达到了中国古代哲学知行观的巅峰。
关键词 王夫之 知行观 道器论
I
Abstract
Abstract
Study on view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aspect in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ic thinking, almost every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s have their papers about it,
Wang Fu zhi , based on inheritance from the pre-Qin thinkers such as Xunzi, deeply and
detailed analyses on Chinese ancient doctrine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criticizes the school
of mind of traditional view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with spontaneous dialectics and simple
materialism. On the premise of breaking the old thinking, sets up his own more
comprehensive materialism view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On the premise of inheriting and forwarding predecessor 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项目七+用计算机计算圆周率说课及试讲课件-2024-2025学年沪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pptx VIP
- 小米集团2025年组织架构及各部门职责解析.docx VIP
- 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广西公需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预训练大模型与生成式AI参考答案.docx VIP
- 新22G04 钢筋混凝土过梁.docx VIP
- 疖肿合并疼痛护理查房.pptx VIP
- 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pdf VIP
- 居民阶梯电价作业指导手册.pdf VIP
- XXXX无线网施工方案.docx VIP
- 数字素养与技能.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