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福利思想.pptVIP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社会福利思想.ppt

第二讲 古代社会福利思想 xnzhoushaobin@163.com QQ:1246731515 主讲:周绍宾 引入: 从世界范围来看,原始社会是不同民族、地区所共同经过的最早同时也是最长的社会发展阶段。早在二三百万年前,人类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由各种生产关系总和起来构成了人类社会。 可以说,从人类社会诞生的那一天起,有关人类社会福利的思想就已经产生了。 但由于有记载的人类历史尚不到三千年,因此对史前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人们有关社会福利的思想,并没有确切的史料来佐证,但我们可通过考古学、民族人类学和古代神话传说等相关材料大致推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福利制度和思想。 人类发明文字后,其所留下的丰富的社会福利构想及部分实施的社会福利制度,就成为本篇所要讲述的主要内容。 本讲重点考察古代中国、古希腊、古罗马这三大世界文明古国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一节 古代中国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原始社会的福利制度和福利思想 人类社会福利思想和社会保障措施在原始社会已经出现。 氏族是一种血亲组织,成员间平等互助,共同劳动、平均消费,没有社会分化,也无所谓社会救济。 氏族公社内部实行财产的平均分配,负担均摊,必要时“损有余而补不足”,强调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对丧失劳动能力者的保障和对因战因病致残者提供生活保障是氏族成员的共同责任。 第一节 古代中国的社会福利思想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这是孔子对原始社会时期的朦胧印象及理想解释。 第一节 古代中国的社会福利思想 二、先秦时期的社会福利制度及其思想 特殊群体的社会福利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对社会上各种不幸的人,我国古代不仅有对其单独的解释,而且还用专门名词来连称,即“鳏寡孤独废疾者”,足见那时的社会已经比较关注社会弱势人群了。 第一节 古代中国的社会福利思想 “老而无妻日鳏,老而无夫日寡,老而无子日独,幼而无父日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无告者也”。 --《孟子·梁惠王下》 据《礼记·王制》的描述,夏商二代对鳏寡孤独都有“常饩(音喜)”,所谓“常饩”是指政府定期发给的生活必需品,主要是粮食。 周代除“常饩”外,“凡飨士庶子,飨耆老、孤子,皆共其酒,无酌数”。 《礼记·王制》写道:“音(喑,哑巴)、聋、跛、蹙(瘫子)、断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荀子·王制》上也说:“五疾,上收而养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无遗。” 第一节 古代中国的社会福利思想 老年人福利: 尊老:庶民老人可免除力役与事务,“五十不从力政,六十不与服戎,七十不与宾客之事,八十齐、丧之事弗及也”。贵族老人不再致事,“六十不亲学,七十不致政”。 -《礼记》 养老:对普通百姓来说,善待老人是孝道在家庭内的体现,子孝则家齐;而天子养老,就等于养天下之父,是以孝治天下。 终老:给老人送终,给予一定的刑事豁免权。 第一节 古代中国的社会福利思想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痒,养庶老于下痒,饮宴用燕礼,穿白衣,祭祀戴皇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饮宴用飨礼,祭祀戴收冠;殷氏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饮宴用食礼,穿白衣、祭祀戴冔冠;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库,饮宴兼用诸礼,穿黑衣素裳,祭祀戴冕。 -- 《礼记·王制》 第一节 古代中国的社会福利思想 妇女儿童福利: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 --《勾践灭吴》 第一节 古代中国的社会福利思想 社会救灾 防灾: 古代种谷,必杂5种以备灾害。先秦按照五谷每年的丰歉,对灾荒程度有明确规定:“一谷不收谓之馑,二谷不收谓之旱(罕),三谷不收谓之凶,四谷不收谓之匮,五谷不收谓之饥”。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礼记?王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