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水环境
第一节 水资源
一、全球水资源状况
地球上水的分配(%)
地球上的水 咸水 97.2 淡水 2.8 地球上的水 冰盖、冰川 77.2 地下水、土壤水 22.4 湖泊、沼泽 0.35 大气 0.04 河流 0.01 二、中国水资源状况
2.1中国水资源特点
人均占有量偏少(总量世界第4位,人均世界第110位,2002)
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华北地区人口、耕地、经济占1/3,水资源仅占7.7%)
补给量时间分布变化极大(年际、月际)
2.2水资源分布状况
极端严重缺水地区:天津、山东、北京、河北、宁夏、山西、上海、河南、辽宁、江苏
缺水地区:甘肃、陕西
用水紧张:安徽、内蒙古、吉林、黑龙江
三、天津水资源状况
历史上的9次引黄济津亿立方米
年份 引水口 收水 引水量 收水量 1972 河南省人民胜利渠 天津市九宣闸 1.62 1973 河南省人民胜利渠 天津市九宣闸 1.6 1.08 1975 河南省人民胜利渠 天津市九宣闸 4 4.37 1981 人民胜利渠、位临干渠、潘庄干渠 天津市九宣闸 10 4.5 1982 位临干渠、潘庄干渠、漳河 天津市九宣闸 9.28 6.3 2000 山东境内的黄河位山闸 天津市九宣闸 8.71 4.08 2002 山东境内的黄河位山闸 天津市九宣闸 6.03 2.47 2003 山东境内的黄河位山闸 天津市九宣闸 12 5 2004 山东境内的黄河位山闸 天津市九宣闸 9.8 4.3 第二节 水污染
一、水质指标
1.1物理指标
水温、外观、颜色、臭、浊度、透明度、固体含量(残渣)、矿化度、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
悬浮固体(Suspended Solid, SS):把水样用滤纸过滤后,被滤纸截留的残渣在一定温度下(103~105℃)烘干至恒重后所残余的固体物质总量。
1.2化学指标
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DO)
氨氮(NH3)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指水温为20℃的条件下,微生物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通常采用20℃,5d后消耗的氧量,也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指用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水中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所消耗的氧量。CODCr: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常用于表征污水中有机物含量。CODMn:用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常用于表征微污染水源中有机物含量。
1.3生物指标
大肠菌群数
病毒
细菌总数
1.4水质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城镇杂用水和景观用水的再生水控制指标
1.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I类: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II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
III类: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水产养殖区
IV类:一般工业用水区、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V类: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用水区
二、水污染和水体自净
水污染: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水体自净:水体受到污染后,由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作用,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到受污染以前状态的自然过程。
2.1水体自净机理
物理自净: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混合、稀释、扩散、挥发、沉淀等作用,使水体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
化学自净:污染物通过氧化、还原、中和、吸附、凝聚等反应,使污染物浓度降低。
生物化学自净:污染物经过水生生物的吸收、降解作用,浓度降低或转变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2.2水环境容量
水环境容量是指在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条件下,水体所能接纳污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量。
一个特定的水体对污染物的容量是有限的。它的大小与水体的多少、水体的水文特性、污染物本身的物理及化学性质有关。例如河流年径流量越大、湖泊来水量丰富且湖泊总水量越多,则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也就越大,其水环境容量也越大。
三、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3.1无机无毒物
颗粒状污染物;酸、碱、无机盐类;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
3.2无机有毒物
汞——水俣病
镉——骨痛病
铬——三致物质(Cr6+Cr3+)
铅——神经系统、肾、脑
氰化物——剧毒
砷——剧毒(As3+As5+)
3.3有机无毒物(需氧有机物)
多属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自然生成的有机物,易于生物降解向稳定的无机物转化。
来自生活污水、牲畜污水、屠宰、肉类加工、食品行业等。
危害主要在于对渔业水产资源的破坏。
3.4有机有毒物
多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物质
农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