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语文复习课件鉴赏诗歌的形象(人教版).pptVIP

2012届高考语文复习课件鉴赏诗歌的形象(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届高考语文复习课件鉴赏诗歌的形象(人教版).ppt

诗歌形象表现的内容的角度 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物形象:包括景象和物象; 【考查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题李凝幽居》中李凝是一个怎样的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李凝是一个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首联诗人用“少邻”“草径”“荒园”的环境描写,表现了李凝居处的荒僻,暗示其隐士身份。颔联的以动衬静,颈联的归路所见,表现李凝居处的清幽,烘托出李凝生活的悠闲、宁静。尾联的作者心理活动彰显主旨,表现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1、分析思路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意象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2、鉴赏方法 ①鉴赏的依据——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事物特征)。 ②鉴赏的角度——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 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 3、答题步骤 (1)指出形象(意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鉴赏思维切入点: 1、筛选景物,注意景物意境内在的协调性; 2、抓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 组织答案落脚点: 1、抓住景物、分析景物、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 (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表现手法) 2、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上联远景,下联近景;上联景物阔大,下联景物较突出、较具体。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令人赏心悦目。 (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如何分析诗歌的意境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练习一 (2008四川灾区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野夕答孙郎擢① 何逊② 山中气色满,墟上生烟露。杳杳星出云,啾啾雀隐树。 虚信无宾客,幽居乏欢趣。思君意不穷,长如流水注。 [注]①孙郎擢:孙擢,何逊的友人,生平不详。②何逊(?一约518):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曾任尚书水部郎、庐陵王记室等职。 (1)诗题为“野夕答孙郎擢”,诗的前四句是怎样写“野”、“夕”的?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现出诗人什么样的心情?末句中的“流水”比喻什么? (1)(5分)①“山中”、“墟上”把“野”具体化了;②“气色满”、“生烟露”则是环绕着“夕”字,将傍晚的景色展现了出来;③写星星从云中钻出,又以昏暗的“杳杳”作背景,更让我们感到了“夕”色;④我们听到鸟雀在“啾啾”地鸣叫,但却不见踪影,因为它们归巢深藏在树林之中,这既为我们描绘出“野”景,又替“野”景抹上了一层“夕”色! (2)(3分)表现出诗人因“幽居”、“无宾客”而“乏欢趣”的心情。诗人末句中用 “流水”来比喻对朋友的一种连绵不断的思念之情。 练习二 (2007辽宁卷) 1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 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4分)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 (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景象;(1分)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1分)王诗描写的是动景,(1分)周诗描写的是静景。(1分) (2)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niuguofu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