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第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岳麓版必修)()资料.ppt
B.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或个人创办的各类企业。乡镇企业原来叫社队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前基本没有活力。1970年,社队两级企业的生产总值仅272亿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有了很大发展。1982年,社队企业的生产总值为646亿元。到198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728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4%,吸纳农村劳动力达60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0%。1978---1989年十多年间,乡镇企业用于农民分配的资金共为3828亿元,占同期农户近收入增量的75%。 是通过市场来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不以社会基本制度的变化为转移。是与计划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把公有制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两种经济体制的根本不同 1)、过程: (1)明确提出:______年“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___________。 (2)写进宪法:______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宪法。 (3)进一步创新:________年,“十五”大报告指出:________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成就:到21世纪初,中国已经_______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_______为主体,______________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3)、意义:解放了________,使中国经济与________真正接轨,大大促进了中国_________,加快了中国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结构 * 材料1 材料1说明了什么?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基本生活用品严重缺乏, 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材料2: 在农村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集体劳动,统一经营,农民缺乏自主权;平均分配,吃“大锅饭”。这些都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生产缓慢。 当时农村流行这样一段顺口溜: 到1977年,人均口粮还没达到1957年水平,有1.5亿农村人口的口粮不足。 头遍哨子不买账,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从这则材料看,当时农业生产缓慢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2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自主权,需要经过层层报批,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材料3 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仅一墙之隔,若两厂能签订合同,铜厂向电缆厂供应铜,则可就地解决电缆厂的原料问题。但是不行。 因为铜厂归冶金部门管,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冶金部门要把铜调到较远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的铜也只能根据机械部门的安排从云南等地调进,在运输上消耗了大量时间和资金。 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行政部门审批,企业缺乏自主权。 上述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题: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民缺乏 ,企业缺乏 ,中国的社会生产陷于停滞状态,物质短缺,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根源: 办法: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存在什么经济问题?根源是什么?该怎么办?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生产积极性 自主权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含义: 经济体制: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定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行方式。 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回答: 1.这次在北京开幕的会议是什么会议?主要内容有哪些? 2.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合作探究】1: 这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这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它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观念……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的失调的要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