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居寺可研建筑部分设计说明
建筑部分
概述
本次项目总占地面积144000平方米,约216亩。建筑占地面积432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560平方米
总图设计
场地概况
该项目位于杭州市城东北,江干区丁桥镇皋城村皋亭山南麓,绕城公路以北约
3千米,距离主城区约14公里。规划用地范围东至余杭区星桥镇(天都城)辖
区分界线,西侧、南侧至皋城村农居点,北至皋亭山。规划用地位于(皋亭规
划管理单元内,地块东西长约570米,南北长约580米。规划总用地面积14.42
万平方米。
总体布局
1.东西走向的整体布局:
建筑体顺应基本本身的地块特点,即东西向为主要走向;沿山谷为轴线,依次布置文化展示区,上客堂区,佛教中心区,安养中心区,4大区块。
2.组团式的空间布局:
依据总体布局,建筑群内部布置各个景观多样化的经典庭院的空间布局,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景观院落,各自呼应对照。发挥了山体的地形特点,与环境融为一体。
交通组织
基地内主要道路宽度7米,次要宽度5米,
机动车通过西南角的机动车道进去基地,沿山谷之地进入佛教中心,在基地中心沿东面方向。在山体脚下沿自然景观通向东面。
在进入安养中心的入口在地块的中部向北方向沿入,与内部道路相连接。
机动车正常情况下不进入内部庭院,内部步行人流位于用地内侧,通过连廊和庭院将各楼联系在一起。
佛教的后勤道路流线在地块西北侧,切在道路的尽头设置回车场。
绿化设计
建筑的建筑群以古典庭院的空间布局,围合起几个景观院落,以山体景观
和活动大绿地为主题,自然地向新城河过度。营造了良好的与自然相融合
的,隐匿在自然环境中的效果。切在地块的个主要节点设置不同景观的主
题来丰富地块景观的多样性。
建筑设计
建筑造型:
龙居寺的主体建筑功能布局宜采用传统寺庙形式布局,建筑风格沿用其鼎盛时期的南宋风格,其功能构成与时俱进,兼顾修行。文化展示。安养等、功能综合布局。在南宋风格成为基本风格定位,要求建筑在布局、体量、形态、材料、结构、工艺、色彩等方面的设计有专门的考虑。在其他相对次要建筑,采用新结构新材料,但同时体现宋式风格和尺度,但能体现某种宋风韵味、并与地方传统建筑相协调。
平面布置
佛教活动中心
包括1、礼佛瞻仰,2、修行体验,3、寺务管理,4、僧众生活,5、闭关静修,6、日常接待等功能。
用地6.14万平米,建筑面积约22000平方米。整个禅修中心(宗教活动区)项目共分三条主轴线。
其中:
(一)中轴线拟为座西北朝东南120度方向,由外而内依次为:
(1)照壁和放生池
(2)天王殿(面阔4间 进深3间),约300方。左右分别建钟鼓楼各一座。每座约200方共600方 层高8m
(3)大雄宝殿(面阔7间 进深5间),约800方。可同时容纳500-800人举行宗教活动。大殿前面丹墀左右分别建客堂(寺务管理、日常接待)约240方和祖堂约240方。均为一层,层高8m
(4)藏经楼为三层的综合建筑:一楼:法堂、二楼:佛堂{水陆内坛}、三楼:藏经阁)。约1500方 层高6m
(5)山门座西朝东和中轴线成夹角之势。约200方
中轴线后面的矿坑遗迹有两个设想:约5000方
(1)拟蓄水做人工湖,水池中间建佛阁,阁内塑塔式三层四面毘卢遮那佛。水面作鱼沼飞梁和岸边相连,(鱼沼飞梁现仅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前仅存,为辽宋时代所建遗留)。水池周围矿坑岩壁建栈道配以空中楼阁环绕。
(2)利用矿坑的遗迹和落差,用先进的现代建筑材料,建成一座大的多功能厅。厅的上面设计一座龙居寺的标志性建筑。鱼沼飞梁则建在藏经楼前面。
(二)东轴线依次为
(1)观音阁、面阔和进深均为三间,约300方
(2)戒台殿(内设戒台一座)。约400方
(3)方丈寮(贵宾接待、说法接众、对外交流)。约1050方
(三)西轴线依次为
(1)倒座楼形式财神殿。(面阔5间进深3间)、约400方
(2)禅堂。约700平方(修行体验和闭关静修)可容纳200个左右僧众禅修用功。要求禅堂采用大空间形式,不设柱子。
(3)僧寮。(僧众生活区)共约3500平方,单人间每间约20平方左右,共约100间。双人间每间约30平方左右。共约50间
(4)五观堂约2000方左右,可容纳300个僧众生活起居。要求五观堂里面没有柱子。
(四)在西轴线僧众生活区以外的西北角拟建海会阁一座。结合龙居陵园和华侨陵园的优势用来为信众放置往生牌位。(计划能放置10万个左右的牌位)约2000方。配电房约200方。库房约500方。其他附属用房约300方。
佛教安养中心
建筑面积21400平方,计划安置500张床位,分(1)慈善安养区(2)普通安养区和(3)修行安养区。以适合不同消费人群的选择标准!而且可以提供一些短期安养的空间,以满足一些高端人士短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