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论第10章——驱虫药资料.ppt
第十章 驱虫药 概述 定义:以驱除或杀灭人体寄生虫为主要作用,治疗虫证的药物。 药性特点:味苦,部分药有毒,主归脾、胃、大肠经。 概述 肠寄生虫,主要有蛔虫、绦虫、钩虫、蛲虫等,患肠寄生虫病的患者,大都在粪便中可检查出虫卵(除钩虫由皮肤接触感染外) ; 有的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有的可以出现绕脐腹痛,时作时止,形体消瘦,不思饮食,或多食易饿,或嗜食异物等症。 知识扩展—人体寄生虫 警告: 接下来的内容可能会引起您的身心不适。 但是,如果能警示您以后饭前便后勤洗手,勤消毒,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那么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1.蛔虫 感染途径——虫卵随饮食入口所致。寄生于肠道,甚者可上窜至胆道。 症状表现——脐周腹痛,时作时止,面色萎黄,寐时磨牙,大便出蛔,蛔入肠道。 2.蛲虫 感染途径——饮食不洁所致。寄生于肠道。 症状表现——肛门奇痒、夜间尤甚、睡眠不安、身体消瘦。 3. 绦虫 感染途径——饮食不洁的猪肉、牛肉所致。寄生于肠道。 症状表现——腹痛腹泻,食欲亢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大便中有虫体节片。 4.钩虫 感染途径——手足皮肤直接接触(粪土)所感染,也存在经口感染的可能。寄生于小肠。 症状表现——初期:手足皮肤搔痒,喉痒,胸闷,咳嗽。 继而:腹胀便溏,嗜食异物。 后期:面色萎黄,体倦乏力,心悸气短,唇甲色淡。 5.血吸虫 感染途径——含血吸虫幼虫的疫水从皮肤侵入人体。 症状表现——初起:恶寒发热,身体倦怠。 继而:肝区疼痛、肝脾肿大, 下痢脓血,胁下癥块。 晚期:腹大如箕、消瘦、吐血 便血 另外,肝吸虫 吃生鱼片的人往往会感染肝吸虫。 寄生于胆道内,引起黄疸、胆绞痛等症状。 不吃生鱼片! 拒绝寄生虫从小事做起!饭前便后勤洗手,勤消毒,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 概述 使用注意: 患虫病日久而腹有积滞者,可配合消导药同用;如脾胃虚弱者,可配健脾药同用;体质虚弱者,可配补虚药同用; 驱虫药最好在空腹时服,使药力直接作用于虫体,以提高疗效。如排便不畅者,在必要时可适当配合泻下药,以增强排虫作用; 在使用驱虫药时,必须注意剂量,对某些具有毒性的驱虫药,不能过量,以免中毒。 教学要求 掌握驱虫药的概念、功效、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 掌握 使君子、苦楝皮、槟榔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雷丸、鹤草芽、南瓜子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使君子 使君子 【性味与归经】 甘,温。 入脾、胃经。 使君子 驱虫——特点:气味香甜,杀虫兼驱虫。 主杀:蛔虫。 消积——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炒香嚼服,6-9g; 小儿每岁每日1粒,总量不超过20粒; 空腹服用,每日1次,连用3天。 苦楝皮 苦楝皮 苦,寒。有毒。 杀虫——特点:善驱蛔虫。 应用:蛔虫、蛲虫、钩虫等。 疗癣——疥癣湿疮 注意:不可过量或持续服用。 体虚者慎用。 肝病忌用。 槟 榔 槟 榔 【性味与归经】 辛、苦,温。 归胃、大肠经。 槟 榔 杀虫—特点: 杀虫兼泻下。 主杀: 绦虫,亦杀姜片虫及其他 肠道寄生虫病。 行气消积—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或痢疾 里急后重。 行水 —水肿,脚气肿痛。 注意:驱杀绦虫、姜片虫60——120g, 其他6—12g。脾虚气陷者慎服。 南瓜子 南瓜子 鹤草芽 鹤 草 芽 雷 丸 雷丸 苦,寒。有小毒。 杀虫——特点:驱杀绦虫作用较强。 应用:绦虫、钩虫及蛔虫病。 用法用量:忌高温处理。宜入丸散,每次6~15g,每天3次,饭后冷开水调服,连用3天。 贯 众 贯 众 鹤 虱 鹤 虱 【性味与归经】苦、辛,平。有小毒。入脾、胃经。 【功效】杀虫。用于多种肠寄生虫病之虫积腹痛症。 治蛔虫、蛲虫等小儿虫积腹痛,常与槟榔、使君子、川楝子等配合应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其它具有驱虫功效的药物 一、驱虫(杀虫):芦荟、芫花、牵牛子(泻下药)、萹蓄(利水渗湿药)、吴茱萸、花椒(温里药)、川楝子(理气药)、干漆(活血祛瘀药)、百部(化痰止咳平喘药)、藜芦(涌吐药)等。 二、安蛔:乌梅(收涩药)。 小结 一、应用驱虫药,首先需要明确诊断,然后根据肠寄生虫种类,选用相应的药物治疗。 二、虫积腹痛剧烈时,宜暂缓驱虫,待疼痛缓解后再行驱虫较为安全。 三、服用驱虫药一般宜配泻下药,促使麻痹虫体迅速排出,以免虫体在被驱出身体之前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年级上名著《红岩》第10章(讲练测).docx VIP
- 表面处理技术在高端装备制造中的应用与挑战报告2025.docx
- 汪曾祺《钓鱼大夫》阅读答案试题解析理解 .pdf VIP
- 家庭反暴强制报告制度及服务流程.docx VIP
- 聚醚多元醇企业标准.pdf VIP
- 八年级上名著《红岩》第11章(讲练测).docx VIP
- T_CIATCM 093—2020_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团体标准远程会诊系统建设指南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pdf VIP
- 八年级上名著《红岩》第12章(讲练测).docx VIP
- 2025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31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边坡位移监测记录表.xls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