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化学s.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核酸化学s.ppt

H19.27 Generates: - 5’-单磷酸(盐/酯) - 3’-OH末端 - 3’-单磷酸(盐/酯) - 5’-OH末端 ③ 核酸酶催化核酸的磷酸二酯键水解 (cf. p201~) nucleases: - RNases - DNases cleavage sites (no matter exo-/endo-) palindrome (b) H19.30 - 两类限制性内切酶 (cf. p178) Ⅰ型既可催化宿主DNA的甲基化、又可切割没有甲基化的(外源)DNA Ⅱ型只具有核酸酶活性(无需ATP),另有单独起甲基化作用的限制性甲基化酶与之配套,催化在同一识别序列处碱基的甲基化 识别序列及方向 ? 限制性内切酶是一类重要的DNA内切酶 A残基在识别位点甲基化 未甲基化的DNA断裂成黏性末端 甲基化酶的 高亲和性底物 自体 外源 (eg. virus) G11.31 ? 蛇毒/牛脾磷酸二酯酶均为(脱氧)核酸外切酶 (cf. Fig. 5-48) 10-36a DNA合成酶作用需要… - 模板 - 引物 - dNTP 生成磷酸二酯键 (cf. p181~) (cf. W34-10) ④ DNA序列可通过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 10-36c ? 双脱氧链终止法 测定DNA序列 (Frederick Sanger, 1977) NP in Chemistry 1980 缺乏继续反应生成磷酸二酯键的能力 前提 电泳技术已发展至能够区分出仅具有单个核苷酸差异的DNA片段 使同一套 片段的末 端均固定 为同一种 核苷酸 (cf. Fig. 5-25) - 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在特定位点切割DNA - 分离出的DNA片段能与作为载体的外源DNA连接 - 有能力鉴别出含有重组DNA的载体克隆 ⑴ 制备外源DNA (eg. insulin gene) ⑵ 在特定位点切割DNA和载体 ⑶ 将外源DNA片段与载体连接 ⑷ 利用载体将重组DNA导入宿主细胞(转化) ⑸ 重组DNA在宿主菌内大量复制 ⑹ 筛选和鉴别含有重组DNA的宿主细胞 Paul Berg于1972年将外源DNA片段插入猴病毒SV40环状DNA分子内而首次获得DNA体外重组 基本前提 一般步骤 常用E. coli的质粒,并以某种抗生素抗性基因标记(例如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⑤ 利用特殊修饰酶可以制作重组DNA 1926- ? 应用DNA重组技术合成insulin (1982) key step Kary B. Mullis 1944- NP in Chemistry 1993 for his invention (1985) of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method 每一轮循环经过变性、退火和延伸,DNA含量即增加一倍,通常扩增倍数可达106 ⑥ DNA聚合酶链反应 PCR - 热变性 95℃, 45~60s (起始5~10 min) - 退火 ~55℃, 1 min - 延伸 72℃, 1 min (最后10 min) 25~30 cycles getting enough target for DNA analysis 复习题 (p85~95) 一、选择 13~15, 17~19, 29, 34~37 二、填空 1~6, 10~12, 17, 19, 20, 24~28, 31, 32 三、名词解释 1, 2, 4, 7~10, 15, 17, 22~25, 27 28, 31, 32, 37, 40 四、判断 1, 2, 10, 11, 13, 15, 24, 30, 31, 39~41 五、问答 1, 3, 23, 27 作 业 1. 试比较DNA与RNA一级结构的异同点 2. 简述核酸变-复性过程及其特点 3. DNA测序常用的双脱氧链终止法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4. 试比较蛋白质?-螺旋和DNA双螺旋结构中的氢键及其 在稳定这两种结构中的作用 5. 为什么DNA双螺旋结构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部分变性 (局部解链)?请预测该解链区是富含G-C对还是A-T对, 为什么? 科学界以往认为,生命的物质基础DNA是由五种元素(C, H, O, N, P)构成的四种核苷酸序列。如今(1997-)上海交大邓子新院士团队发现了DNA的第六元素S,其“自我修饰”可能改变遗传特性。通过“基因药物”干扰病菌DNA的“S修饰”,有望对抗癌症和艾滋病等绝症。目前,上海交大已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分析出DNA-S修饰的精细化学结构,该成果已于07.10刊登在权威科学刊物Nature: Chemical Bio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