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营养研究方法第六章第二节统计假设测验.ppt
1、单个样本百分数假设测验的连续性矫正 【例】 解: \接受H0,即观察结果与理论百分数分布相符 2、两个样本百分数假设测验的连续性矫正 【例】 解: 用新配方农药处理25头棉铃虫,结果死亡15头,存活10头;用乐果处理24头,结果死亡9头,存活15头。问两种处理的沙虫效果是否有显著差异? \接受H0,两种药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没有明显差异。 第四个问题 参数的区间估计 参数估计 点估计:以样本统计数估计总体的参数 区间估计:在一定概率保证下,估计出参数可能在内的一个范围或区间 置信系数/置信度(1-α) 置信区间/置信距/置信阈[ L1 , L2 ]-置信限 一、区间估计的基本原理 不可说成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L1,L2]的概率为1-α 二、两尾测验的总体平均数及其差数的区间估计 1、单个样本平均数 【例】 已知 μ0=34g,新品种xi= 35.6, 37.6, 33.4, 35.1, 32.7, 36.8, 35.9, 34.6(g),n=8,问新引进品种的千粒重与当地良种有无显著差异? 解: 计算所得平均数置信区间[33.8,36.6]有95%的可能覆盖了总体的平均数,所以接受H0,即新引进品种与当地良种在千粒重上没有显著差异。 2、两总体平均数差数的区间估计 三、一尾测验的总体平均数及其差数的区间估计 1、单个样本平均数 2、两个样本平均数差数 四、二项百分数的区间估计 1、单个二项百分数的区间估计 2、两个二项总体百分数差数的区间估计 , , 五、总结:置信区间与假设测验 1.两个置信限同正或同负,否定H0,接受HA 2.两个置信限异号,区间包括0,接受H0 3.两个置信限同正,则有一个参数大于另一参数的结论成立 4.两个置信限同负,则有一个参数小于另一参数的结论成立 例 840 850 890 920 890 870 880 840 900 800 35 万苗产 量 30 万苗产 量 840 850 890 920 890 870 880 840 900 800 35 万苗产 量 30 万苗产 量 有两种密度稻田(30万苗和35万苗),每种密度下各取5块测产(单位为斤/亩),结果如下表,问两种密度稻田的产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解: 总体标准差未知,小样本(n=8),用t 测验;样本来自同一品种,可假定其总体方差相等。 \接受H0,即m1=m2。实际意义即两种密度下这个品种的亩产量没有显著差异。 【例】 x 1 (喷矮壮素) x 2 (对照) 160 170 160 270 200 180 160 250 200 270 170 290 150 270 210 230 170 研究矮壮素使玉米的矮化效果,在抽穗期测定喷矮壮素小区8株,对照区玉米9株,其株高结果如下表,试分析此矮壮素对矮化玉米植株有无效果? 解: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喷施这种矮壮素对于降低玉米株高的效果显著。 差异显著,所以否定H0,接受HA ,即m1m2。 (3)两个样本的总体方差?12和?22为未知,而?12≠ ?22,且为小样本时,可用t测验 由于?12和?22为未知,且不相等,因此,只有用样本的均方s12和s22分别来估计?12和?22 ,并依此估计值来计算平均数差数的标准误,即 ta查表所用 ν 转换方法如下: 注意:ta查表所用ν 如果n1=n2=n,则ν = n-1 如果n1≠n2,ν需要经过转换 【例】 解: 样本来自不同品种,方差可能不等,所以只能以两个样本的均方来分别估计两个总体的方差。 自由度转换: \否定 H0,接受HA ,即这两个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差异极显著。 2、成对数据的平均数比较 成对设计:将性质相同的两个供试单位配成一对,并设有多个配对,然后对每一配对的两个供试单位分别随机地给予不同处理,即为成对设计;成对设计所得观察值称为成对数据 成对设计的优点: 精确度高(严格采用了局部控制原则) 不受?12和?22 的干扰(不必考虑两个样本所属总体的方差是否已知或相等,只要假定两个样本总体差数的平均数为0,即md=0,即可) X1 X2 d x11 x21 d1 x12 x22 d2 : : : x1n x2n dn 【例】 选生长期、发育进度、植株大小和其他方面皆比较一致的两株番茄构成一组,共得7组,每组中一株接种A法钝化处理的病毒,另一株接种B法钝化处理的病毒,目的为研究不同钝化方法处理对病毒的钝化效果,考察指标为接种后番茄植株上所产生的病斑数目,结果见下表,试分析两种处理方法的差异显著性。 组别 x 1 (A法) x 2 (B法) d 1 10 25 -15 2 13 12 1 3 8 14 -6 4 3 15 -12 5 5 12 -7 6 20 27 -7 7 6 1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