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疾病--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宫颈疾病--详解.ppt

滴虫阴道炎 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 (霉菌性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病 老年性阴道炎 阴道炎症自我辨别 妇科炎症的自我管理——日常管理 勿滥用抗生素 管理好内裤 正确清洗外阴 不久坐,不乱用护垫 饮食调理 心理、运动调理 妇科炎症的自我管理——病后管理 勿盲目用药 症状消失就停药 性伴侣共同治疗 内裤消毒 第二节 宫颈疾病预防早 【管理目标】 了解: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糜烂)、宫 颈肥大、宫颈囊肿、宫颈息肉、宫、 颈癌的身体信号。 掌握:掌握以上疾病的日常管理、特别管理 方法。 【典型案例】 小赵4年前施行了人工流产手术。术后由于感染患上了急性宫颈炎,常常感觉腰酸、下腹坠痛且分泌物明显增多。未重视,由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转化为慢性宫颈炎。 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就因为这次不重视,让她留下了永久的遗憾,那就是当她想要做母亲的时候却检查出无法生育……! 宫颈特点 宫颈如蜡烛燃烧牺牲的是自己 ——保护的是别人 宫颈最容易受到感染 ——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 宫颈最容易受到损伤 ——性生活创伤、产伤、手术损伤 宫颈的作用 宫颈炎 病原体 急性子宫颈炎——病因 异物:纱布、棉球等放置阴道内时间过长。 裂伤:分娩或流产 性生活:过于频繁也可以增加宫颈感染的机会。 感染:急性滴虫性阴道炎或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淋病双球菌感染等。 药物:使用高浓度的酸性或碱性溶液冲洗阴道,或阴道置入腐蚀性药品,均可破坏阴道、宫颈组织。 急性宫颈炎 危害 ☆ 慢性宫颈炎 ☆ 盆腔炎 ☆ 不孕 宫颈炎——身体信号 一般信号 白带增多:白带增多是宫颈炎最常见的妇科炎症的症状。白带增多、混浊,带有异味,呈脓性或混有血,以及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是宫颈炎和宫颈糜烂的典型妇科炎症的症状。 疼痛:一般会在下腹或腰骶部出现疼痛,还有可能是出现在上腹、大腿部及髋关节,当月经期、排便或者性生活时更加疼痛。 其他症状:如月经不调、痛经、盆腔沉重感、不孕等。 宫颈炎——身体信号 高危信号 阴道不正常出血:最常见的是接触性出血,早期出血量少、晚期表现为大量出血。是极其危险的信号。 阴道排液:阴道排出液体量增多,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水状,有腥臭。有继发感染的会有大量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 继发症状:病灶侵犯范围不断扩大,影响临近组织器官,出现继发症状,尿频、尿急、肛门坠胀、大便秘结、下肢肿痛等。 【自我管理】 日常管理 性生活管理:卫生,适当控制,杜绝婚外性行为和避免经期性交。 避免人流:采取有效避孕措施,避免人流、引产,减少人为的创伤和细菌感染的机会。 积极治疗:月经周期过短、月经期持续较长者,应予积极治疗。 定期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宫颈炎症,及时治疗。 防止分娩时器械损伤宫颈。 产后发现宫颈裂伤应及时缝合。 【自我管理】 特别管理——以下高危人群,要严防疾病,定时检查: 有症状:出现白带异常、外阴瘙痒、下腹坠痛、腰酸乏力、月经不调等症状者。 性生活:3年以上女性。 口服避孕药:经常及不定期服用避孕药者。 多个性伴:有2个以上性伴侣者。 有流产史者。 已生育女性。 有症状未就医:偶有不正常症状出现,一直未就医。 以上几类人群一直是宫颈疾病的高发人群,总发病率达90%左右。必须严格注意医学意义的生理卫生。定时进行妇科检查,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宫颈炎——治疗 1.排除早期宫颈癌:宫颈细胞学检查。 2.物理治疗: 为主,使糜烂面柱状上皮坏死,脱落后,为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可用下列方法:电熨、冷冻、激光、光疗治疗等。 3.手术治疗: 久治不愈的宫颈糜烂或宫颈刮片怀疑癌者,可作宫颈锥切。 4.宫颈息肉的治疗: 摘除息肉并送病理检查,创面用10%硝酸银溶液涂沫。电灼或冷冻止血。 5.宫颈纳氏囊肿: 局部消毒后,用针刺破囊肿,挤出内容物,后用电熨、冷冻、激光、光热治疗处理创面。 6.药物治疗:局部用药 人群分布 ●年轻化趋势: 高峰40-60岁( 20岁以下少见), 35岁以下构成比由3.4%升至24.9% ●种族: 发病率高—黑种人、墨西哥人、哥伦比亚 人、津巴布韦人。低发病率—犹太人(割包皮?) ● 我国: 高发—维吾尔族、蒙古族 低发—藏族、苗、黎族 ● 社会经济状况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