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ELISA检测试剂盒说明书.docVIP

山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ELISA检测试剂盒说明书.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ELISA检测试剂盒说明书.doc

山羊肿瘤坏死因子α()ELISA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 远慕生物专业供应: 试验原理: TNF-α试剂盒是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已知TNF-α浓度的标准品、未知浓度的样品加入微孔酶标板内进行检测。先将TNF-α和生物素标记的抗体同时温育。洗涤后,加入亲和素标记过的HRP。再经过温育和洗涤,去除未结合的酶结合物,然后加入底物A、B,和酶结合物同时作用。产生颜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TNF-α的浓度呈比例关系。 TNF-α kit is an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which is known to be the standard sample of TNF-α concentration and the unknown concentration of the sample. At the same time, the TNF-α and biotin labeled antibodies were incubated at the same time. After washing, add the HRP labeled with affinity. After warming and washing, the removal of non binding enzyme binding, and then join the substrate A, B, and enzyme binding at the same time. Produce color. The depth of color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NF-α in the sample is proportional to the relationship. ? 试剂盒内容及其配制 试剂盒成份(2-8℃保存) 96孔配置 48孔配置 配制 96/48山羊份酶标板 1块板(96T) 半块板(48T) 即用型 塑料膜板盖 1块 半块 即用型 标准品:80ng/ml 1瓶(0.6ml) 1瓶(0.3ml) 按说明书进行稀稀 空白对照 1瓶(1.0ml) 1瓶(0.5ml) 即用型 标准品稀释缓冲液 1瓶(5ml) 1瓶(2.5ml) 即用型 生物素标记的抗TNF-α抗体 1瓶(6ml) 1瓶(3.0ml) 即用型 亲和链酶素-HRP 1瓶(10ml) 1瓶(5.0ml) 即用型 洗涤缓冲液 1瓶(20ml) 1瓶(10ml) 按说明书进行稀释 底物A 1瓶(6.0ml) 1瓶(3.0ml) 即用型 底物B 1瓶(6.0ml) 1瓶(3.0ml) 即用型 终止液 1瓶(6.0ml) 1瓶(3.0ml) 即用型 标本稀释液 1瓶(12ml) 1瓶(6.0ml) 即用型 ? 自备材料 1.? 2.? 5ul、10ul、50ul、100ul、200ul、500ul、1000ul。 3.? ? 安全性 1.? A、B。一旦接触到这些液体,请尽快用水冲洗。 2.? 3.? ? 操作注意事项 1.? 2.? 3.? 4.? A、B液时,避免使用带金属部分的加样器。 5.? 6.? 7.? A应挥发,避免长时间打开盖子。底物B对光敏感,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光下。避免用手接触,有毒。实验完成后应立即读取OD值。 8.? 9.? ? 样品收集、处理及保存方法 1、? -----1000×g离心10分钟将血清和红细胞迅速小心地分离。 2、? -----EDTA1000×g离心30分钟去除颗粒。 3、? ---1000g离心10分钟去除颗粒和聚合物。 4、? -----1000×g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 5、? -------70 ℃保存,避免反复冷冻。尽可能的不要使用溶血或高血脂血。如果血清中大量颗粒,检测前先离心或过滤。不要在37℃或更高的温度加热解冻。应在室温下解冻并确保样品均匀地充分解冻。 ? 试剂的准备 1.? 80 ng/ml (6号标准品) 原倍浓度不用稀释直接加入50ul。 40 ng/ml (5号标准品) 100ul的原倍标准品加入100ul的标准品稀释液 20 ng/ml (4号标准品) 100ul的5号标准品加入100ul的标准品稀释液 10 ng/ml (3号标准品) 100ul的4号标准品加入100ul的标准品稀释液 5.0 ng/ml (2号标准品) 100ul的3号标准品加入100ul的标准品稀释液 2.5 ng/ml (1号标准品) 100ul的2号标准品加入100ul的标准品稀释液 0 ng/ml (空白对照) 原始浓度不用稀释直接加入50ul。 ? 2.? 50×)的稀释:蒸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