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弗洛伊德话语下的英国和欧共体关系----- 《水泥花园》的社会意义解析.doc
弗洛伊德话语下的英国和欧共体关系----- 《水泥花园》的社会意义解析
关键词: 欧共体 英国 孤立主义 保守主义 主权情结
摘要: 本文对《水泥花园》的社会意义进行了探究。 《水泥花园》表面看来是弗洛伊德式理论视角下的一部荒诞古怪的少年成长史,实则是70年代中期以前英国和欧共体外交关系的缩影。 小说通过离奇的情节设置,展现了英国从断然反对欧共体到不得不加入欧共体,而加入以后又貌合神离的尴尬角色特征。作者对英国传统的保守主义,孤立主义以及主权情结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呼吁两党顺应历史潮流,摒弃过时的传统观念,全身投入欧共体,才是英国的正确选择。
伊恩·麦克尤恩是当前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作品多为短篇小说,内容大都离奇古怪、荒诞不经,有“黑色喜剧”之称。伊恩许多作品反映性对人的主宰力量以及人性在性欲作用下的扭曲(The Cement Garden)发表于1975年,是麦克尤恩最受赞誉、亦是受到最多评论关注和阐释的作品之一,被誉为他的两部“小型杰作”之一国内学界对这部作品的解读大都从弗洛伊德理论出发,视其为一部展现青少年的成长困顿,伦理错位以及心理变态的小说。毋庸置疑,表面来看,这部小说的确采用了弗洛伊德式的叙事模板展开情节。但是,作为一部优秀作品,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绝不仅限于它成功透视了青少年性心理走向迷误与畸变的英国下院以票对票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工党政府拒绝参加。 英国的这种选择除了其“三环外交”理论起作用外,还与其一直以来奉行的 “孤立主义”使其能够超然于欧洲的视野之外。十九世纪以来所建立的世界霸主地位,强大的经济实力与海上优势使其奉行“孤立主义”政策。小说中,杰克上小学的弟弟汤姆在学校被人欺负了, 邋里邋遢,身体虚弱的杰克决定出面给汤姆出气。不料在杰克威胁汤姆同学的第二天,汤姆便被那个孩子的姐姐揍了一顿。汤姆对于杰克不能保护自己很是恼火,姐姐朱莉更是揶揄杰克,“就你那样的身体,还想给汤姆出气!”这一情节是英国政治军事地位走向衰败的形象体现。不仅如此,在经济上,英国感到力不从心到年,联邦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英国,年,法国也把英国抛在了后面。英国经济存在的问题还不仅仅这些,英镑的孱弱和英镑收支平衡的不稳定已经初露端倪。,英国对六个欧共体成员国的出口占其全部出口的14%,到了五十年代末,英国出口的28.2%是输往西欧国家的,而到1966年这一比例则达到37.8%。显然外贸重心的转移使英国对外关系的重点转向欧洲是必然的。另外欧共体成员国在60年代决定推动欧共体向政治方向发展也使英国倍感担忧。一旦欧共体实现了政治联合,就会削弱美国在欧洲的影响,这对于借助美国维持其所谓大国姿态的英国来说,是不可容忍的。要遏制欧共体的这种发展态势,就必须加入进去,然后按照英国的意愿,改变欧共体的发展方向。形势的种种发展促使英国愿意“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成为欧洲共同体的一个完全的,忠诚的和积极的成员。”英国在61年67年两次正式申请加入欧共体,并最终与1973年获得批准,正式成为欧共体一员。然而,加入欧共体的英国并没有成为推动这一组织发展的“第三驾马车”,其与欧共体的关系依然是别别扭扭,是欧共体成员国中最难相处的国家。第一,英国对于主权问题过于敏感,一味追求民族利益,在很多问题上不懂得变通和妥协。第二,英国试图改变欧共体发展方向的心态也招致成员国的不满与憎恨。 英国这种半心半意的表现在《水泥花园》中朱莉和德里克的恋爱关系上体现地淋漓尽致。 虽然生活在孤立封闭的环境中,已到情窦初开年龄的朱莉还是禁不住本能的驱动,和德里克建立了恋爱关系,正如英国在国际形势的驱动下,不得不加入欧共体一样。表面上,朱莉和德里克的关系还算正常:德里克偶尔会到朱莉家做客,喝茶,和朱莉出去游玩。随着交往的深入,朱莉甚至晚上也会和德里克呆在一起。但是令德里克恼火的是,朱莉从不让他碰她。朱莉有次也坦白说,“。。。我根本没和他睡过,也没做过什么别的。”在麦克尤恩看来,恋爱中的男女没有性爱是很荒唐的,尤其是朱莉有几次和德里克整夜在一起。朱莉的这种表现,足以让我们看到一个半心半意的英国:一方面和欧共体交往,但是从不涉及实质问题。尤其是当德里克发现了地下室水泥箱子的秘密,建议姐弟俩把箱子里的尸体重新埋到地里时,遭到姐弟俩的一致反对。他们宁可任尸体腐烂的臭味弥漫整个房屋,也不能让外人来改变这一现状。尽管腐烂的尸体让人窒息,但是处置权绝对不能落在外人手里。作者用这一情节暗示了英国和欧共体伙伴国的关系:半心半意,固执偏狭,主权情结过于严重,不懂得在组织中妥协的必要性。德里克为水泥棺材的问题曾多次和朱莉爆发争吵,影射出当时英国政府和欧共体的关系很不融洽,一旦涉及到主权的问题,英国政府就表现出其一贯的保守立场-----哪怕自己不对,也决不妥协,绝不可以让一个超乎英国的国际组织对英国事务指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