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1910_20140227170249.doc.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BB-1910_20140227170249.doc.doc

漫談「祛瘀生新法」 指導醫師:張東迪主任 住院醫師:林欣瑩 「祛、瘀、生、新」字的定義 1、祛【動詞】 《·釋詁二》:“祛,去也”。本義用於“祭神以求去禍除災”,例如:祛邪(驅除邪惡)、祛逐(驅逐邪妖、災異)。而現在常用於“除去、消除”,例如:祛妄(除去虛妄)、祛蠹(除去禍害)、祛塵(除去塵垢)。 2、瘀 「瘀」的造字本義為:“因受傷或生理病變造成血液瘀積在某些组織”。因此,在《說文解字》中提到:“瘀,積血也”,即指“血液凝滯”,例如:瘀血(凝滯不流通的血)。然而,在漢.張仲景《傷寒論》中:“傷寒瘀熱在裏,身必發黃”,廣義來說,凡一切“鬱積、停滯”皆可稱作「瘀」,又如:瘀疾(停滯)、瘀傷(氣血鬱積成病)。 3、生【動詞】 為一會意字。在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因此,本義為“草木從土裡生長出來、滋長”,例如:生化(生長化育)、生肌(長出新肉)、生條(長出枝條)。在「祛瘀生新」的「生」,即有“滋生、產生”之義。 4、新 為一形聲字。從斤,從木,辛聲。據甲骨文,左邊是木,右邊是斧子。本義為“用斧子砍伐木材”。衍伸至今,有“剛有的,剛經驗到的;初始的,沒有用過的,與“舊”、“老”相對”之義,例如:新生、新鮮、新奇。另外,有“性質改變得更好,與“舊”相對”之義,例如:改過自新、推陳出新。或“表示一種有異於舊質的狀態和性質”,例如:新時代、新觀念、新思維。 「祛瘀生新」的疑問 1、祛什麼樣的「瘀」? 「瘀」可以是巨觀可見的“瘀血”,也可以是微觀的“滯,一切氣血的凝結(包括氣瘀、氣滯、血瘀、瘀血…)”,或是定義到更抽象的“舊(相對於新)、腐(本義-腐爛變質;衍生-陳舊、古板)”。 2、生什麼樣的「新」? 「新」可以是名詞,指新的東西、更好的東西…,或做為形容詞,指“異於舊質的狀態和性質”。 3、祛瘀後一定會生新嗎? 而生新一定能祛瘀嗎?「祛瘀」←→「生新」兩者過程是必然自然地發生? 還是要外力介入? 「祛瘀生新法」的定義 定義:透過「祛瘀」、「化舊」或「去腐」等方法來祛除體內沉積的瘀血及其他陳舊性的病理產物,或同時應用生新方法來達到瘀去新生、病癒體復的治療目的。 2、它是一種醫學思想和一種治療觀念,也是一種治療大法,它既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又具有很強的具體指導作用。 3、治療血瘀病證常用方法有:“和血法、活血法、破血法、補氣活血法、行氣活血法、溫經活血法、解毒活血法、涼血活血法、瀉熱通瘀法、活血祛風法、活血利濕法、活血祛痰法、活血止血法、搜剔通絡法、活血軟堅法、養陰活血法、補腎活血法…”。由以上可知,在治則治法研究領域還沒有納入此「祛瘀生新法」,尚未專論祛瘀生新,也沒有將其單獨作為一種治則治法進行研究。雖然如此,但上述方法裡面其實含有祛瘀生新的思想。 歷史源流 「祛瘀生新」在生物學來說,順應了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就哲學而言,是相互對立的相關事物、相互依賴、相反相成、此消彼長、相互轉化的辨證法思想,符合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類似陰和陽的關係。 《素問.六微旨大論》:“夫物之生從於化,物之極由乎變,變化相薄,成敗之所由也,…,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陳舊事物的發展,就是「變」的過程,新生事物的產生也就是「化」的過程。而成敗倚伏,即說明新事物生成之時,已倚伏著敗亡的因素;而舊事物之敗亡也孕育著新事物產生的因素。 祛瘀生新實際就是用祛瘀和生新藥物治療使兩個相互對立矛盾的過程相互交叉作用,從而加速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因此,祛瘀生新法區別於活血化瘀法或補法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祛瘀生新更強調「祛瘀」和「生新」二者的相互聯繫相互交織,在遣方用藥方面二者兼顧。 《內經》首先強調「和血」、去「惡血」、「去菀陳莝」。通過祛除「惡血」來扶持正氣。並創立四烏賊骨一蘆茹丸(由茜草、烏賊骨、鮑魚汁、雀卵組成,有溫經補腎、活血散瘀的功效,被譽為開祛瘀生新法治療血枯經閉之先河),即含有祛瘀生新的思想。 《神農本草經》中有「推陳致新」的觀點,為祛瘀生新的早期表述。而大黃和柴胡皆有「推陳致新」的作用: a.大黃:主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症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 b.柴胡:主心腹,去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 《金匱要略》中:“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內有乾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之虛勞乾血症,使用大黃蟅蟲丸,「乾血」即為停留體內之瘀血。乾血內停,妨礙新血生成。 李東垣《用藥宜禁論》:“秋宜下,象萬物之收成,推陳致新,而使陽氣宜收也”。在《醫學發明》中

文档评论(0)

ailuojue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