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icro-CT技术原理和运用-上海舜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doc
Micro-CT 原理及应用
1、Micro-CT简介
Micro-CT,也称为显微CT、微焦点CT或者微型CT。它是采用了与普通临床CT不同的微焦点X线球管,对活体小动物或多种硬组织和相关软组织进行扫描成像分析的技术,它的分辨率高达几微米,仅次于同步加速X线成像设备水平,具有良好的“显微”作用,扫描层厚可达10μm。
通过Micro-CT技术,可以动态分析活体动物内相关组织的形态特征,并在对样本扫描的基础上,进行组织三维重建、骨形态学分析等,同时可通过软件进行3D图像高级处理、力学分析等相关分析。
2、Micro-CT成像原理
Micro-CT成像原理是采用微焦点X线球管对小动物各个部位的层面进行扫描投射,由探测器接受透过该层面的X射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器转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进行成像。成像的整体思路如下:
3、Micro-CT技术的发展历程
1895 年,Wilhelm C. Roentgen 发现了 X 射线,并为夫人拍下了世界上第一张 X 片 —— 戴戒指的手掌照片。
1967 年,Godfrey N. Hounsfield 发明了第一台 CT 设备,能够从多个角度摄片,采集被摄物体的三维信息,在不破坏物体的情况下观察其内部结构。
1970 年代,医院开始使用CT 诊断疾病。
1980年代,由于普通CT无法满足科学研究对分辨率的苛刻要求,学术界开始研发显微CT,即Micro-CT。与临床CT 普遍采用的扇形X 线束(Fan Beam)不同的是,Micro-CT 通常采用锥形X 线束(Cone Beam)。采用锥形束不仅能够获得真正各向同性的容积图像,提高空间分辨率和射线利用率,而且在采集相同 3D 图像时速度远远快于扇形束CT。
数十年来,这一伟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医学(组织器官、生理代谢过程成像)、药学(药效检测、新药开发)、材料学(新材料的开发)、工业(各种器件的质检和探伤)、农业(木材和种子的质检和分析)、工程(建筑材料内部孔隙度、连通度和渗透性分析)、珠宝(真伪识别和最佳切割方案设计)、考古(化石的结构和成分分析)等领域。
最为人们所熟知的 CT 是应用于临床检查的医学 CT,第一幅 CT 图片显示的就是头颅影像。
经过 40 多年的发展,Hounsfield 发明的速度极慢的平移式笔形束CT 已经发展成为种类繁多的CT 家族,例如螺旋 CT、64 排容积 CT、定量 CT。
4、CT 设备的基本分类
类型 视野范围(FOV) 分辨率 描述 CT 10-60cm 500-1500μm 临床CT,以人体扫描为主,安装定量分析软件即成为QCT(定量CT)。螺旋CT 发明以来,扫描速度不断加快,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全身扫描。但是受到FOV 尺寸和辐射剂量的影响,难以提高分辨率。 pQCT 5-15cm 50-500μm 四肢定量CT(peripheral Quantitative CT),扫描人体的四肢,兼可用作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pQCT 能够分别分析骨小梁和骨皮质, 并可以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准确预测骨折风险,而且不受体位、体型和骨质增生的影响,对骨质疏松的风险评估比DEXA 有明显优势。 Micro-CT 1-8cm 5-80μm 显微CT,采用微焦点X 线球管,分辨率高,但是成像范围小,用于科学研究。包括 in vitro (离体)和 in vivo(活体)两类,前者用于骨骼等标本,后者用于活体小动物扫描。 CTM 0.01-0.5cm 0.1-10μm CT 显微镜(X-Ray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Microscopy),采用同步加速器产生的平行X 线成像。分辨率最高,达到亚微米级,但是FOV 极小。单能谱X 线,成像质量高。
5、Micro-CT功能、结构及应用对象
(1)Micro-CT 能够提供的两类基本信息:
几何信息和结构信息。前者包括样品的尺寸、体积和各点的空间坐标,后者包括样品的衰减值、密度和多孔性等材料学信息。除此之外,SCANCO 的有限元分析功能,还能够提供受检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力学参数,分析样品的应力应变情况,进行非破坏性的力学测试。
(2)Micro-CT 的两种基本结构
样品静止,X 线球管和探测器运动:这种结构和临床螺旋CT 一致,球管绕样品旋转。扫描速度快,射线剂量小,空间分辨率较低,多用于活体动物扫描。
样品运动,X 线球管和探测器固定:样品在球管和探测器之间自旋,并可做上下和前后移动。扫描速度较慢,射线剂量大,空间分辨率高,多用于离体标本扫描。
(3)MicroCT 的两类应用对象
活体(in vivo):研究对象通常为小鼠、大鼠或兔等活体小动物,将其麻醉或固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IBM中国有限公司职员医疗保险条款员工须知-上海外航服务.doc
- IBM为众多的航空公司提供了在航空忠诚度计划领域的战略.ppt
- ICE调节器的使用一.仪表基本操作及结构1.仪表基本操作图.doc
- icl_intrapost_uploadedliupengyuan_2010-3-30_21-6.ppt
- ICU病人镇痛镇静治疗指南(初稿).doc
- IFMPROJECT朱胜,张斌,张志媚.doc.doc
- II.调查统计数据概况-IPPC.doc
- imagesuploadup20151111180531394869.ppt.ppt
- Influenzaanditspreventionininstitutionsetting-衞生防護中心.ppt
- ISOIEC17025认可证书CNAS-PD1906-A3中国合格评定.doc
最近下载
- 软式内镜标准化清洗消毒流程.pptx
- 2023智能电厂设计规范.docx VIP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围术期护理.doc VIP
- 2023-2024学年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英语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VIP
- 橡胶成型工艺模具设计.pptx VIP
- 检验科专业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十七、《安徒生童话》课件共13张ppt)x.pptx VIP
- (高清版)DB31∕T 1070-2017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度A∕TP生物荧光现场评价与检测方法.pdf VIP
- 第8课 《咏雪》(同步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pdf VIP
- 心理学与生活(南京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