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震时该怎么办? 1.躲在面积较小的屋子里(如:洗手间)。 2躲到墙角(房子塌下来形成三角,可以给自己留下空间)。 3.跑到没有建筑物的地方(如:广场,操场) 4如果找不到上述地方,躲在足够结实的东西下(如:桌子)。 注意: 1地震来临前不会先横向摆动,而是先纵向(上下)摆动大约7分钟左右,这段时间可以找到躲藏的地方。2利用这几分钟,找些淡水和吃的东西。 1、地震发生时乱跑 2、地震发生后躲在某个地方不要大喊大叫,保存体力。如果有铁管之类的东西,可轻轻的,有规律的敲打。不要狂喊,乱动 3、如果地震后参与救援工作,不要先把遇难者救出来,先给他些吃的喝的,以免在解救过程中遇难者虚脱 跑到没有楼房空旷的地方,床下桌下最危险,建筑物倒塌会砸在里面,最好是躲在桌子床家具旁边,这样屋顶倒下来,一边砸在桌子上,还会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求生空间。当然到空旷的地方最好,但时间根本来不及,卫生间、厨房这种小房间还是比较安全的找到当地的地质人员,服从政府统一指挥,人家让往哪里就往那里。千万不要自己东奔西跑,因为你掌握的知识毕竟不够专业化,甚至本来在安全区,结果跑了无穷的路发现自己恰好撞进危险区了 洪水来了怎么办? 洪水到来时的自救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发生火灾时应如何逃生? 1、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2、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3、保持镇静,快速撤离。 4、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5、简易防护,不可缺少。 6、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7、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8、大火袭来,固守待援。 9、发出信号,寻求救援。 10、火已烧身,切勿惊跑。 4、我们成功避险的重要前提是 ( ) ①冷静判断 ②镇静应对 ③赶紧逃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5、科学避险的关键是( ) A、只要能逃命就行,怎么做无所谓 B掌握有效的逃生急救知识和技巧 C、遇到险情只要等着别人来营救就可以了 二、 老师正在给学生上课,忽然,教学楼一动,灯也随之摆动起来。有的同学大喊,“地震了”。老师再说什么,同学们谁也没听见,全都拥到了门口。呀,楼梯上也挤满了人。有的同学急了,从楼梯上往下跳;有的同学跌倒了,被同学们踩在脚下;有的同学跑掉了鞋子,崴了脚;有的同学在拥挤中撞破了头… (1)地震来临时,以上做法正确吗? (2)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预习交流 1、怎样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2、青少年在遭受不法侵害,实行有效自我保护时,应该注意哪些? 台风来了怎么避 (1)不要在建筑物旁避风躲雨,强风有可能吹倒建筑 物、高空设施易造成人员伤亡。 (2)尽量避免在河边和桥上行走,行人在路上、桥 上、水边容易被吹倒或吹落水中,摔死摔伤或溺水。 火灾如何逃生 (1)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尽快撤 离。 (2)逃生时不可蜂拥而出或留恋财物。必须穿过火区 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捂住口鼻,贴近地面。 (3)火灾发生后威胁最大的往往是浓烟,想办法以 湿毛巾掩口鼻呼吸,降低姿势,一路关闭所有背后的 门,它能降低火和浓烟的蔓延速度。 (4)身上着火,千万别奔跑,可就地打滚,将身上 的火苗压灭,或跳入就近的水池、水缸、小河等。 (5)身处楼上,寻找逃生路一般向下不向上。进入 楼梯间后,确定楼下未着火时再向下逃生。 (6)楼梯或门口被大火封堵,楼层不高时,可利用布 匹、床单、地毯、窗帘等制成绳索,通过窗口、阳台、 下水管等滑下逃生。 (7)楼层高,其他出路被封堵,应退到室内,关闭通 往着火区的门、窗。有条件的用湿布料、毛巾等封堵着 火区方向的门窗,并用水不断地浇湿,同时靠近没有火 的一方的门窗呼救。晚上可用手电筒、白布摆动发出求 救信号,切不可乘坐电梯,也不可贸然跳楼。 为了避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伤害,我们 要对险情保持高度的警惕,一定要有紧急避险的 意识。冷静判断、镇静应对,掌握有效的逃生急 救知识和技巧。 温馨提醒 1.2013年2月27日清晨6点,湖北襄阳某小学,因值 班老师未能按时打开学生宿舍楼铁栅门,导致大量 学生拥挤踩踏。4名学生死亡,27名学生受伤。这 次险情属于( ) 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