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高考历史一轮课时检测(十四)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doc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说明:标“★”题难度稍大,意在提醒学生慎思慎做,教师可对这些题目进行选讲。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3·执信中学期中)《三字经》里有“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几句。中国人最早养殖这“六谷”“六畜”的时代是( )
A.原始社会末期 B.西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明朝时期
2.(2011·广东六校联考)《吕氏春秋》记载:“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织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这句话指出了( )
A.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B.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
3.(2012·茂名一模)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
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C.男女分工明确 D.田园生活自然悠闲
4.(2012·肇庆一模)应劭《风俗通义·佚文》述:“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材料表明( )
A.牛耕在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B.牛耕在当时开始出现
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D.农耕经济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5.(2013·汕头摸底)“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井田制的瓦解
C.人口膨胀的压力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6.★(2012·红河质检)《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该作品主要反映出清代( )
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B.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C.铁农具与犁耕技术开始流行
D.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7.(2013·惠州调研)形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观念的社会背景是( )
A.小农经济盛行 B.闭关锁国政策推行
C.商品流通不畅 D.传统手工产量不高
8.观察下图,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A.秦汉时期中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
B.唐宋时期私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
C.元明清时期丝织业重心在东部地区
D.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辐射全国
9.(2012·汕尾一模)中国传统工艺如蜀锦的某些制作工艺在古代就已失传。究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官营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
B.传统制作工艺难教难学
C.国家对技术传承重视不够
D.传统工艺品市场需求不足
10.(2013·丰台质检)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兴起和占据主导地位分别是在( )
A.春秋战国、明中期以后 B.春秋战国、唐朝
C.秦汉时期、明中期以后 D.隋唐时期、清朝
11.史籍记载,两汉初期,大工商业者“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可见该时期( )
A.制盐冶铁行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
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
C.民营手工业规模和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
D.民营作坊采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
12.(2013·许昌二中摸底)清代学者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说“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一记载反映了( )
A.棉布已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B.棉花种植由边疆地区向内地扩展
C.棉纺织技术不断革新并日益推广
D.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多治麻丝葛绪,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5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封建社会农民的实际生活情况是怎样的?(5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7单元 第1讲 钠、镁及其重要化合物.doc
- 2014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7单元 第2讲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doc
- 2014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7单元 第3讲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doc
- 2014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8单元 第1讲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doc
- 2014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8单元 第2讲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doc
- 2014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8单元 第3讲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doc
- 2014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9单元 第1讲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doc
- 2014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9单元 第2讲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doc
- 2014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9单元 第3讲 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doc
- 2014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后强化作业 第10章 有机化合物1 .doc
- 2014高考历史一轮课时检测(十)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doc
- 2014高考历史一轮课时检测(四)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doc
- 2014高考历史一轮阶段评估(三)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doc
- 2014高考历史一轮阶段评估(九)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doc
- 2014高考历史一轮阶段评估(五)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doc
- 2014高考历史一轮阶段评估(八)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
- 2014高考历史一轮阶段评估(六)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doc
- 2014高考历史一轮阶段评估(十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doc
- 2014高考历史一轮阶段评估(十二)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oc
- 2014高考历史一轮阶段评估(十八)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doc
最近下载
-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题.doc VIP
- 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培训课件.pptx VIP
-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第1章】 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概述 教学PPT课件.pptx VIP
- 吸湿器说明书(中英文)明远(46).doc VIP
- 学习解读《SLT 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第 4 部分:堤防与河道整治工程》课件.pptx
- 以德育之笔——2025年秋季学期学校德育工作安排表 第二版.docx VIP
- 新概念2册1-36课测试卷.pdf VIP
-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版.doc
- 入党志愿书(全电子版).pdf VIP
- 2025年秋季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