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紧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1、八国联军侵满清这件事发生在哪年?“八国”指哪些国家? 2、辛丑年指哪年?这年清朝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3、为什么说清朝变成洋人廷? 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的地位。所以说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 馆区有什么不同? 《辛丑条约》划定的使馆界是“国中之国”, 而今天的使馆区是在中国政府管辖下的。 1、使中国人民的苦难又加重了一层,以海关税作担保,使清王朝的经济 将长期受制于列强。 2、使馆区成为列强监控清王朝的公开场所,起清王朝内政外交的一举一动 完全被洋人控制。 3、中国人民不仅受外来侵略的打击,还受清王朝的镇压,清成为洋人统治 中国的工具 4、清王朝对外不得设防,侵略者可以长驱直入清的中心地带,中国在军 事上也失去了自主权。 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谈谈这个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 最终: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900年春,由帝国主义国家联合发动侵华战争的是( ) A、英法联军 B、美英联军 C、八国联军 D、联合国家军队 2. 八国联军刚踏上中国土地就遭到惨败的一次战役是( ) A定海之战 B镇海之战 C廊坊之役 D威海卫之战 3、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带领仓皇逃跑的皇帝是 ( ) A、咸丰帝 B、同治帝 C、光绪帝 D、道光帝 4、近代历史上,清朝最高统治者两次因侵略者入京而出逃,分别在( ) ①鸦片战争时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时 ③甲午战争时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下列条约中,涉及既割地又赔款的是( ) ①《南京条约》②《北京条约》③《马关条约》④《辛丑条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是( ) A《辛丑条约》签订 B《马关条约》签订 C《天津条约》签订 D《南京条约》签订 7、以下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的是( ) A 建立总理衙门 B 任命赫德管理海关 C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 永远禁止反帝组织建立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落后就要挨打!! 历史漫画 阅读材料: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民谣)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民谣) 思考:义和团为什么迅速在山东兴起?为什么会不到三月就“遍地红”?义和团运动在全国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 思考:义和团提出的口号是什么?这一口号反映了什么问题?如何评价这一口号? 如何评价“扶清灭洋”的口号 进步性 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要求和愿望;对动员各阶层人士参加反侵略斗争起积极的作用. 局限性 “扶清”使义和团在斗争中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灭洋”又表现出义和团盲目排外的一面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掉电线杠,扒了火车道。杀尽东洋兵,再跟大清闹”。 思考:如何评价“砍掉电线杠,扒了火车道”? “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月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数十万,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与洋教为愁,势不两立。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 ——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 思考:义和团斗争的对象是谁?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如何? “吾人对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经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和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文档评论(0)

ailuojue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