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类型详解.ppt
(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2.我国主要农业区和农作物分布 我国主要农业区分布和区位条件: 如何区分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 田农业 商品谷 物农业 大牧场 放牧业 乳畜业 混合 农业 生产 对象 水稻 玉米、 小麦 牛、羊等 牛 小麦、 羊等 分布 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等 地中海气候区等 季风水 田农业 商品谷 物农业 大牧场 放牧业 乳畜业 混合 农业 生产 规模 小农经营,规模小 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 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 生产规模较小 生产规模较大 产品 用途 自给农业,商品率低 商品农业,商品率高 商品农业,商品率高 商品农业,商品率高 商品农业,商品率高 [例2] (2010·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中的三幅图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 (1)评价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 (2)指出2009~2010年冬春季节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突出变化,并说明其对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网控全局] [表解考情] 考点 回顾 以某一具体案例为切入点,或通过材料、图表等形式展示命题情景,考查农业的区位选择、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作物的分布,几乎是每年必考内容。 考向 预测 今后的高考命题会以粮食问题、畜牧业发展为背景材料,以区域图、统计图等图文资料为呈现形式,综合考查某区域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区位因素分析。 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 命题 方向 本考点多以区域图或模拟图为背景,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评价其区位选择的合理性,分析其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所以在复习时要掌握到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学会评价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并对农业区位进行正确的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自然区位因素(静态因素)分析 自然区位因素 分析要点 气 候 太 阳 辐 射 ①太阳辐射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瓜果比较甜。 ②太阳辐射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长。如西欧因光照不足,只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其农业以乳肉畜牧业为主。 ③太阳辐射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热量不足。如我国东北平原,虽然纬度较高,但夏季光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生长 自然区位因素 分析要点 气 候 热 量 ①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如我国海南,因热量条件好,农作物可一年三熟。 ②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无法生长。如我国东北地区,因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若夏季出现低温,则易造成农作物减产 降 水 量 自然区位因素 分析要点 气候 ①降水量适中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②降水量过多则易造成洪涝灾害,过少则易造成干旱 日 温 差 自然区位因素 分析要点 气候 ①日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的营养物质积累,农作物品质好。如新疆的瓜果特别甜。但要注意日温差过大对农作物易造成冻害 ②日温差小,农作物的品质较差。如温室里栽培的农作物的品质不如室外同种农作物的品质 自然区位因素 分析要点 地 形 ①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规模耕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典型地区如美国。 ②地形崎岖,地块狭小,只能使用小型机械,典型地区如日本。 ③水热条件好的地区,如果地势起伏大,则可发展立体农业,典型地区如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④发展渔业则需考虑水域面积,发展畜牧业则需考虑草场、饲料,发展林业则需考虑山地、丘陵的分布 自然区位因素 分析要点 土壤 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江南丘陵种茶树);肥沃程度不同影响作物产量(东北平原的大豆) 水源 既包括天然的河流、湖泊等,也包括水库等蓄水工程,是对降水的调剂、补充;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动态因素)分析 (1)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自然因素,如: ①采用地膜覆盖等措施可以改善作物的热量条件; ②采用喷灌、滴灌等措施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③培育优良品种,不仅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还可以 提高农作物品质,增强其抗病、抗灾能力; ④改进冷藏保鲜和储运条件,可以扩大市场,如阿根廷牛肉市场的扩大。 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改造某些不利的自然因素,如:在坡度较小的丘陵地区修筑梯田,不仅扩大了耕地面积,还有利于水土保持;在低洼易涝区,可实施基塘生产,发展混合农业;针对红壤的“酸、瘦、黏”,可增施有机肥、加熟石灰、掺沙子,或选种喜酸性土壤的作物,如茶树等。 (2)市场及需求决定了农业的生产规模和类型。 (3)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农产品市场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1.农业区位选择的一般思路 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农业区位是否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