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观、史识、史法 ——高三历史复习的个人解读 (civilization)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且注重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实质就是近代化的过程。 史识指在史观指导下对历史资料的理解、对历史现象的辨识、对历史规律的感悟和对历史与现实联系的认识等。 史观 史识 历史概念 阶段特征 历史概念:包括内涵与外延。内涵指概念的内部结构,它包括时间、地点、内容(过程)、结局等史实要素。外延指概念的外部联系,它包括背景(原因、条件等)、与之相关事件(事物)的联系、性质、作用和影响等评价要素。 历史阶段特征:对某特定历史阶段(时期)诸多社会现象的本质概括(规律)。 经济(经济转型、经济发展); 政治(社会主要矛盾、时代主题等); 思想文化(反映政治、经济领域深刻变化的思想观念)。 解读历史概念例1: 12. 浙江临安钱氏族谱贯穿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之宗旨,记载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份、人物传略等内容,成为联结海内外宗亲的桥梁与纽带。浙江临安钱氏重视修订族谱,说明①中国古代宗法制影响深远 ②弘扬传统美德是社会的需要③中国古代分封制根深蒂固④传统小农经济孕育了强烈的家庭观念 ①②③④ B. ①③ C.①②④ D. ①③④ 考点:古代宗法制 考查:内涵与外延 解读历史概念例2: 38. (26分)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历代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历朝政府都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效果不一。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絍,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卷八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有哪些特征?(4分)简述小农经济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 考点:古代小农经济 考查:内涵与外延 结论:同学们应加强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世界史中涉及到的重要概念有:公民、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光荣革命、责任内阁制、三权分立、代议制民主、苏维埃、雅尔塔体制、“冷战”、不结盟运动、新航路开辟、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货币学派、供给学派、“新经济”、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布雷顿森林体系、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立体派、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等。 也许我们对世界史概念更为陌生! * * 33 世界 25 中国 现代 16 世界 10 中国 近代 4 世界 20 中国 古代 考点 区域 时期 统计结果: “中国”考点数55, “世界”考点数53。 2010年《考试说明》考点分布: 分析结果: 考点众多, 史实庞大。 历史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形状各异的多面体。 文 明 史 观 全球史观 近代化史观 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 新史观? 多面、多视角、多元化史观 杂乱无章 思路清晰 史观统领 近代化史观 文明史观 全球史观 革命史观 C、人类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 D、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A、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B、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斗争推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 E、“眼光向下的历史”,关注社会底层人物、平常小事与日常生活。 社会史观 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 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 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革命史观—— 现代化史观— 整体史观—— 文明史观—— 史观运用:从历史结论逆推史观 用多元史观解读近代史上的通商口岸问题? 【理论阐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