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_第二课时2015629(恢复)解析.pptVIP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_第二课时2015629(恢复)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_第二课时2015629(恢复)解析.ppt

3.阅读下列短文,请从短文中找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二氧化碳是含碳燃料燃烧的产物,也是人类和动植物呼吸时的产物。它是一种无色、无嗅的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在水溶液中,一部分二氧化碳跟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能用于灭火。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生成碳酸钙沉淀,使澄清水溶液变浑浊,这种方法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物质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判断依据:有没新的物质生成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惰性气体通电发光 化学性质:毒性,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氧化,被氧化,被还原,化合,分解 实验现象: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固体)溶解,气体的生成(吸收),发光,热量变化 可燃冰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CH4·8H2O)。它的形成过程与海底石油、天然气相仿,而且密切相关。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厌气性细菌把有机质分解,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其中许多天然气又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与压力下又形成“可燃冰”。 1立方米“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目前国际科技界公认的全球“可燃冰”总能量,是所有煤、石油、天然气总和的2~3倍。 二、化学研究什么? 碳家族的兄弟俩 二、化学研究什么? 氮元素的作用 氮元素是农作物体内的蛋白质、核酸和生物碱等的主要成分,能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豆科植物的固氮 大气成分的78%是氮气,所以氮最重要的储存库就是大气圈,但是大多数生物又不能直接利用氮气,大气中的氮只有被固定为无机氮化合物(主要是硝酸盐和氨)以后,才能被生物所利用。 固氮的方法有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两种,其中以生物固氮法最为重要。据估计,靠物理化学法可固氮7.6×106吨/年,而生物固氮量为54×106 吨/年。 在共生固氮生物中,根瘤菌是最重要的。由于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有密切的共生关系,豆科植物离开了根瘤菌就不能固氮,而把根瘤菌接种在其他植物上也不能固氮。 二、化学研究什么? 二、化学研究什么? 二、化学研究什么? 石灰窑 青铜之冠——司母戊大方鼎 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公元前十一世纪) 我国目前已出土最负盛名的四足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 厘米、重832.84千克。立耳,柱足,腹长方形,饰饕餮纹,腹内壁铸铭文“司(或释后)母戊”三字。 有的塑料非常坚固,可以制造人造骨骼,人造关节,在人体中不会有排异作用,已为数百万伤病人带来福音 化学为社会进步所作的贡献 研制可降解塑料解决“白色污染” 人造血管 人造血管和心脏补片 人造关节 电脑:高纯度的半导体材料——Si 光缆通信:光导纤维材料——SiO2 污水处理 可降解塑料 生活垃圾从填埋、焚烧到制气、发电 国家大剧院的玻璃幕墙 * * * * 第二课时 一、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1.化学变化: 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 没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水的蒸发;冷凝) 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物理变化。(如:蜡烛,塑料的燃烧) 一、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区别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比较 无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包含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可能有物理变化。 注意: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时,能不能只看有无现象?有明显现象的是化学变化?没明显现象的是物理变化? 一、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区别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比较 无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包含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可能有物理变化。 注意: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时,不能只看有无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有些化学变化是没有明显现象的,物理变化也可伴随有明显的现象如通电时发光也放热。 3、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2)“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叙述的区别: 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等字, 如 酒精燃烧 酒精能燃烧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4、物质的用途由它们的性质决定。 四、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只有通过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 可燃性 ②稳定性 ③氧化性 ④还原性 ⑤酸碱性 ⑥助燃性 2、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 颜色、状态、气味 ② 熔点、沸点 ③ 硬度、密度 ④ 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 ⑤挥发性、吸附性 下列各属于物质的什么性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