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docVIP

新课标版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标版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doc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新课标】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从外国引入中国的,而唐代文人柳宗元有一文章《封建论》,这一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2. A.等级观念 B.宗法观念 C.法治观念  D.辈份观念 3.刘邦建立西汉后,将异姓王铲除,设置许多同姓王,并约定此后“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在这里,刘邦特别看重的是( ) A.古代的分封制度 B.血缘亲族关系 C.西周礼乐制度 D.文字契约的承诺 4.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叔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 “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5.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 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B.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6.“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钱穆《国史新论》)文中“委员制”指 当时的( )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7.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 ) A.宋代吸取前朝教训,重文轻武 B.宋太祖重视教育 C.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厚 D.宋太祖是文人出身 8.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一到图三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太祖极力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9.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10.“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与皇帝“共治国事”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使希 腊城邦呈现出的主要特征是( ) A.闭关锁国,重视农业 B.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C.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D.贵族统治,僭主当政 12.古代雅典民主制下由全体合法公民集体决策,体现了直接民主的特点。下列选项中与此相似的是(  ) A.美国总统的产生 B.中国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 C.法国总统的产生 D.中国城市居民委员会产生 13.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 A.肯定证据 B.主张重罪轻罚 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 14.公元前4世纪时,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一个仁慈的贵族罗莫洛,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法官最后判定罗莫洛的家人败诉。他依据的是( ) A.未成文的习惯法 B.《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