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计指标 图表类型:条形图、饼图、柱状图 显示该组数据的各项基础指标。 频数分析表 附 Ⅰ 、输出结果中部分英文意思 mean 平均值, median中位数, mode 众数,、Sum总和, skewness偏度系数, Kurtosis峰度系数, std.deviation标准差, variance方差, range 极差, frequencies频率,、Minimum最小值、Maximum最大值、S.E.mean标准误差 1)平均值 ——反映了地理数据一般水平。 作用: 代表研究对象的一般水平 作为比较分析的指标 常用的有: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Ⅱ 、各指标的涵义及计算公式 ① 未分组的地理数据 ② 分组的地理数据 m为分组个数,fi 为第i组的频数,即出现在第i组的地理数据个数 算术平均数:反映同质总体和样本数值的平均水平和一个数列的数值的集中趋势 几何平均数:n个观测值的连乘积再开n次方根所得的方根数。 作用:用于分析研究国民经济或企业生产、人口等方面的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1、对未分组数据 2、对分组数据 2)中位数 地理数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位居中间的那个数。 在频数分布图上位居正中央,在累积频率图上,累积频率为50%处所对应的特征值。 作用:当一个数列值分布很偏时,以中位数表示其集中趋势比平均值更加合理。 ① 对于未分组的地理数据,样本数n为奇数时,中位数是位置排在第(n+1)/2位的数据;样本数n为偶数时,中位数是排在中间位置的两个数据平均值。 ② 分组的地理数据,中位数的计算步骤:确定中位数所在的组位置,按下述公式计算中位数: 或 L中位数所在组下限值,U为上限值,fm为中位数所在组的频数,Sm-1为中位数组以下的累积频数, Sm+1为中位数组以上的累积频数. 3)众数:是出现频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 ① 未分组的地理数据,可以根据每一个数据出现的频数大小直接确定众数。 ② 对于已经分组的地理数据,众数的计算步骤如下: a.确定频数最多的组为众数所在组。 b.按以下公式计算众数: 或 L众数所在组下限值,U为上限值, 为众数组频数与下一组频数之差, 为众数组频数与上一组频数之差 应按照未分组数据计算其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计算结果见上表最后三列。 地块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值 中位数 众数 面积 (ha) 12 83 50 35 55 50 72 40 85 29 65 75 54.3 52.5 50 家庭月收入分组(元) 户数 向上累计频数 向下累计频数 2000~3000 300 300 2130 3000~4000 1300 1600 1830 4000~5000 200 1800 530 5000~6000 150 1950 330 6000~7000 100 2050 180 7000~8000 50 2100 80 8000~9000 30 2130 30 合 计 2130 — — 解题步骤: 用公式计算平均数: 计算中位数。先确定中位数所在组的位置,再计算中位数Me =3588.46(元),或者按计算中位数。 计算众数。先确定众数所在组,再按照公式计算众数。首先确定众数所在组。显然,众数所在组应该在第二组。再按照公式计算众数M0 =3476.19 (元),或者按照公式计算众数(元)。 =3899.06(元) 极差 指所有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离差 指每一个地理数据与平均值的差,计算公式为: 离差平方和 它从总体上衡量一组地理数据与平均值的离散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方差与标准差,从平均概况衡量一组地理数据与平均值的离散程度。方差计算公式为: 标准差为方差的平方根,计算公式为: 如果以样本方差对标准差进行无偏估计,则计算公式为: 变异系数——表示了地理数据的相对变化(波动)程度,其计算公式: 偏度系数,测度地理数据分布的不对称性情况,刻画以平均值为中心的偏向情况,计算公式为: g10,表示负偏,即均值在峰值的左边;g10,表示正偏,即均值在峰值的右边;g1 =0,表示对称分布(如下图)。 偏度系数的三种情形 (2.4.14) 峰度系数。它测度了地理数据在均值附近的集中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标准正态分布的峰度系数g2 =0;g20,表示地理数据分布的集中程度高于正态分布;g20,表示地理数据分布的集中程度低于正态分布(见下图)。 图2.4.4 标准峰度系数的三种情形 (2.4.15) * 方法1、参考文件夹中的EXCEL文档,练习利用excel计算平均值、中位数、众数、离差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