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特点及合理应用创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ompany Logo LOGO 仁济医院 逄晓云 2014.10.9 概 述 是一类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以苷键相结合的碱性抗生素。 氨基糖 氨基环醇 苷键 Waksman(瓦克斯曼):俄裔美国微生物学家1943年发现链霉素,1952年获Nobel Prize 肺结核病人胸部X光照片 发 展 史 发 展 史 第一代 链 霉 素:结核二线治疗 新 霉 素:局部外用或口服用于肠道感染 卡那霉素:用于G-菌感染及结核,对铜绿假单胞无效,耐药严重,耳肾毒性严重——被取代 第二代 庆大霉素 抗菌谱广,对铜绿假单胞及部分耐 妥布霉素 药菌也具有很强活性 发 展 史 第三代:部分合成的抗生素 阿米卡星 奈替米星 依替米星 特点:对庆大、卡那霉素耐药菌株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对于耐头孢菌素和甲氧西林菌株也有效,其耐钝化酶及耳肾毒性低已成为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无法比拟的优势。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抗菌作用 1. 仅对需氧菌有效,尤其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强。 2. 对肠球菌、厌氧菌不敏感。 3. 对各组链球菌作用微弱。 4. 部分药品具有抗结核杆菌作用。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抗菌特点 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属静止期杀菌药。 2.杀菌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3.具有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 4.具有初次接触效应。 5.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作用机制 结合到核糖体30S亚基,阻碍蛋白合成。 干扰细胞胞浆膜通透性。 50s 30s 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 氯霉素 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体 内 过 程 吸收:口服难吸收。 分布: 蛋白结合率低。 肾皮层和内耳浓度高——肾毒性、耳毒性。 可透过胎盘屏障;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代谢:体内不被代谢。 排泄:主要以原型经肾排泄。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临 床 应 用 敏感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的全身感染 联合用药治疗革兰氏阳性菌的感染 结核杆菌和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链霉素、阿米卡星 口服治疗消化道感染、肠道术前准备、肝昏迷用药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临 床 应 用 所有的氨基糖苷类对于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抗菌作用差,又有明显耳肾毒性,因此门急诊中常见上下呼吸道感染不宜选用此类药物。 由于毒性较大,本类药物也不宜用于单纯性上下尿路感染初发病例的治疗。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 耳毒性: 1前庭神经功能障碍:眩晕 2耳蜗听神经损伤:听力下降 耳毒性直接与其内耳淋巴液中较高药物浓度有关。 耳毒性不可逆,是药源性耳聋的主要原因。 注意事项: 避免与速尿、顺铂等其他耳毒性药物合用。 可影响子宫内胎儿。 邰丽华:无声世界的舞者 耳毒性防治:谨慎使用-加强监护-控制疗程 老人和儿童用药要特别谨慎,孕妇尽量不用。 避免合用其他有耳毒性的药物。 有镇静作用的其它类药因能抑制病人的反应性,合用时慎重。 经常询问病人是否有眩晕、耳鸣等先兆症状。 定期频繁做听力监测。 监测血药浓度,峰浓度≤12mg/L,谷浓度≤ 2mg/L。 疗程:一般不宜超过14天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肾毒性 表现:蛋白尿、管型尿、血尿、氮质血症等 新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链霉素 机制:经肾排泄并在肾皮质内蓄积,损害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预防:避免与肾毒性的药物合用。 定期检查肾功,尿量<240ml/8h停药。 控制疗程。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3 神经肌肉麻痹 临床表现:心肌抑制、血压下降、肢体瘫痪、呼吸衰竭。 发生机制:神经肌接头阻断作用 注意事项: 1 避免与肌松药、全麻药联合使用。 2 低血钙、重症肌无力者禁用或慎用。 3 钙剂和新斯的明能对抗这种神经肌阻断作用。 4 变态反应: 常见皮疹、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口周发麻等 局部用药可出现接触性皮炎 链霉素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小 结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优点 1 抗菌谱广 比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抗革兰氏阴性杆菌活性强,主要用于需氧G-杆菌致严重感染。 2 与β-内酰胺类和万古霉素合用有协同作用 联合用于G-菌、 G+菌的严重感染。 3 为浓度依赖性抗菌药,明显的PAE。 可减少给药次数,每日单次给药。 1 无抗厌氧菌活性 必要时需联合使用抗厌氧菌药物。 2 消化道不吸收 一般采用肌内或静脉给药。 口服给药主要用于治疗肠道感染等。 3 损伤肾脏功能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