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非均相分离设备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陶瓷膜的发展趋势 一是进一步完善已商品化的无机超滤和微滤膜,发展具有分子筛功能的纳滤膜、气体分离膜和渗透汽化膜;二是在致密膜研究中,超薄金属及其合金膜及具有离子混合传导能力的固体电解质膜是重要方向。 (二)助滤剂 滤饼 可压缩滤饼 柔性颗粒,缝隙极小,阻力大 不可压缩滤饼 刚性颗粒,缝隙大,阻力小 对于可压缩滤饼,将质地坚硬而能形成疏松床层的固体颗粒预先涂于过滤介质表面,或掺入到悬浮液中,以形成较为疏松的滤饼,使滤液得以畅流。 常用的助滤剂有硅藻土、碳粉、纤维粉末、石棉等。 (三)过滤推动力和过滤阻力 1.过滤推动力 过滤过程的推动力是滤饼和过滤介质两侧的压力差。 重力过滤:增加悬浮液柱高度 加压过滤:增加悬浮液液面压力 真空过滤:在过滤介质下面抽真空 离心过滤 :采用离心力 增大推动力 2.过滤阻力 过滤刚开始时,滤液流动受到过滤介质阻力; 形成滤饼后,滤液受到滤饼和介质阻力。当滤饼层沉积到相当厚度时,介质阻力便可忽略不计。 过滤阻力主要决定于滤饼的厚度及其特性。 滤渣愈厚,微粒愈细,则过滤阻力愈大。 二、板框压滤机 1.结构和工作原理 板框压滤机是由多块滤板和滤框叠合组成滤室,并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过滤机。 板框压滤机的主要部件是滤板和滤框,滤板和滤框通常为矩形、正方形或圆形,用木材、铸铁、铸钢、不锈钢、聚丙烯和橡胶等材料制造。 板框过滤机的板和框 板框过滤机支架一端固定了一个不带沟槽和暗道的板,称为终板,过滤前,在终板一侧安装滤框,然后再将滤布覆盖在滤框的另一侧,再安装第二块板, 接着再安装第二个滤框,如此循环将板和框装合在支架上,最后用压紧装置将板和框压紧 。 3.操作规程 板框压滤机的操作过程可分为装合、过滤、洗涤、卸渣、整理五个步骤。 板框过滤机的优点有构造简单,过滤压力高,便于用耐腐蚀材料制造,操作灵活,过滤面积大,占地省,过滤面积可根据生产任务调节。其主要缺点是间歇操作,劳动强度大,产生效率低。 三、三足式离心过滤机 1.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足式过滤离心机是一种人工卸料间歇式离心机,该机的主要部件是一篮式转鼓,转鼓内壁面钻有许多小孔且衬有金属丝网及滤布。整个机座、外罩和三根弹簧悬挂于三个支柱上,以减轻运转时的振动。 足式离心机的转鼓直径大,转速不高(2000r/min),过滤面积约为0.6~2.7㎡。构造简单,运转周期可灵活掌握. 可用于小批量物料的处理,适用于各种盐类结晶的过滤和脱水,晶体较少受到破损。卸料时的劳动强度大,检修不方便。 2.人工卸料三足式离心过滤机的操作规程 (1)检查转鼓的灵活性 (2)放置好滤布、接滤液容器,然后倾入滤浆; (3)开启电源,进行离心过滤; (4)关闭电源,小心使用刹车手柄停车,更换容器,倒入洗涤溶剂; (5)重复过滤操作,洗涤一到两次; (6)取出滤布,弃去滤渣,用清水洗涤滤布; (7)清洁设备。 四、转鼓真空过滤机 1.结构和工作原理 转鼓真空过滤机有一水平转鼓,鼓壁开孔,鼓面上铺以支承板和滤布,构成过滤面。过滤面下的空间分成若干隔开的扇形滤室,各滤室有导管与分配阀相通。转鼓每旋转一周,各滤室通过分配阀轮流接通真空系统和压缩空气系统,顺序完成过滤、洗渣、吸干、卸渣和滤布再生等操作。 过滤时转鼓下部沉浸在悬浮液中缓慢旋转,沉没在悬浮液内的滤室与真空系统连通,滤液被吸入滤室,固体颗粒则被吸附在过滤面上形成滤渣。滤室随转鼓旋转离开悬浮液后,继续吸去滤渣中包含的液体。当需要除去滤渣中残留的滤液时,可在滤室旋转到转鼓上部时喷洒洗涤水。这时滤室与另一真空管道接通,洗涤水透过滤渣层置换颗粒之间残存的滤液。滤液被吸入滤室,并单独排出,然后卸除已经吸干的滤渣。这时滤室与压缩空气系统连通,反吹滤布,松动滤渣,再由刮刀刮下滤渣。压缩空气或蒸汽继续反吹滤布,可疏通孔隙,使之再生。 一、膜分离概述 第四节 膜分离设备 1.膜分离过程 用天然或合成的、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薄膜为介质,原料侧液体或气体混合物中的某一或某些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实现分离、分级、提纯或富集的过程。 膜分离过程与其他传统分离方法相比具有分离效率高、能耗较低、膜组件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分离范围广等优势,不仅适用于热敏性物质的分离、分级、浓缩与富集,而且适用于从病毒、细菌到微粒广泛范围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离及许多理化性质相近的混合物的分离。 2.膜的分类 按照分离颗粒直径大小,膜可分为微孔膜、超滤膜、纳膜、反渗透膜和渗析膜等 (1)有机高分子膜材料及特性 纤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