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板块专题复习课件1.ppt
专题 3 │ 专题备考引擎 T27 选择题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评论 2008年宁夏 T16 非选择题 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主张 2008年上海 T38 非选择题 李贽与布鲁诺的经历、思想观点 2009年福建 T26 非选择题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相关史料分析 2009年广东 T5 选择题 引用李贽的话判断思想家的主张 2010年江苏 明清之际的活跃儒学思想 题号 考题题型 试题情境 高考试卷 高频考点 专题 3 │ 专题备考引擎 【专题综述】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的历程和影响等。以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为开端,以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为主线,重点阐述了儒学思想形成、演变的四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汉代董仲舒改造儒学、宋明理学的形成与儒学的成熟、明末清初对儒学的批判继承和发展与儒学地位遭挑战。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专题 3 │ 专题备考引擎 【考向预测】 (1)从内容上看,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及异同、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及儒学地位的变化等仍将是2011年高考命题的核心频点。命题仍然是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并重,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为主要方式,考查考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2)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命题特别会从关注社会现实热点、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角度,综合认识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特别是儒学中优秀合理的成分,如和谐理念、民本思想、大一统思想、以德治国以及伦理道德中的仁义、诚信等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切入点。 专题 3 │ 专题备考引擎 【复习策略】 (1)重视对“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和意义,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与影响,董仲舒新儒学的内涵、地位和影响、宋明理学的观点、地位和影响,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及评价的复习;重点掌握六位儒学大师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和王阳明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2)以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为主线,梳理儒家思想形成、发展演变的历程,认识主流思想的演变阶段的特征和影响,构建基本的知识体系;将古代思想家的主张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分析评价。 (3)理解影响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演变不同阶段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因素,正确评价儒学发展演变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和影响。 专题 3 │ 专题网络构建 专题网络构建 【答案】 ①儒 ②墨 ③道 ④法 ⑤孔子 ⑥董仲舒 ⑦顾炎武 专题 3 │ 重点要点探究 重点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一 百家争鸣与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1.对百家争鸣历史影响的理解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促使战国时期出现了文化繁荣的局面,对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此后中国两千多年来不断发展的思想文化,大都可以从诸子百家思想中寻找到源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诸子百家在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如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是中国两千多年传统哲学的基础之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提供了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这些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3)彰显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对提高民族素质十分有益;也传到了邻国,以至西方,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尤其是孔子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和“和谐”思想,更是被世界人民景仰和推崇。 专题 3 │ 重点要点探究 专题 3 │ 重点要点探究 2.对诸子百家思想的时代性和阶级性的理解 (1)随着奴隶制的瓦解,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家,为挽回统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主张。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表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即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要求平等,反对战争,主张任人唯贤。 (3)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随着地主阶级实力的增强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对于如何改造社会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孟子主张实行“仁政”,目的是调和阶级矛盾,以利于封建统治。 专题 3 │ 重点要点探究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体现了上升时期的地主阶级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方面的朝气和信心。 (4)韩非子的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封建集权的迫切愿望。他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要根据现实的变化来制定政策,这种主张变法革新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