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01 第二节 止吐药 Antiemetic 一、5-HT3拮抗剂 (二)临床用途 二、抗胆碱药 马来酸硫乙拉嗪(Thiethylperazine) 一、西沙必利(Cisapride) 三、多潘立酮(Domperidone) 第四节 肝胆疾病辅助治疗药物 二、胆病辅助治疗药 第五节 抗变态反应药 Antiallegic Drugs 氯苯那敏的药理作用特点 氯苯那敏(扑尔敏)特点是抗组胺作用较强,用量少,副作用小,适用于小儿。 临床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皮肤粘膜的过敏,荨麻疹,血管舒张性鼻炎,枯草热,接触性皮炎以及药物和食物引起的过敏性疾病。 副作用有嗜睡、口渴、多尿等。 常用剂型为片剂和注射液。 阿司咪唑 Astemizole Astemizole 是由Janssen公司开发,国内商品名为息斯敏(Hismana),在研究安定药物时发现的。 曾经的重要药物 Astemizole 的药理特点 此药为强效Hl受体拮抗剂,作用持续时间长,不具抗胆碱和局麻作用。因其不易穿过血脑屏障而不具中枢抑制作用。适用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慢性荨麻疹和其他过敏反应症状。 不良反应较少,长期使用可引起食欲和体重增加。 因为心脏毒性于1999年由FDA决定撤出。 其它哌啶类药物 特非那定 Tefenadine 氮卓斯汀 Azelastine 贝托斯汀 Betotastine 依巴斯汀 Ebastine 抗组胺药总结 抗组胺药使用历史悠久,80年代以后也是重点开发的药物,因为设计的许多受体的复合作用,此类药物的开发注重药物作用的同时,尽量提高其选择性,降低副作用。 具有过敏性体质的人群较多,开发出好的药物也是容易进入到重磅炸弹行列,所以,国外制药企业重点开发的领域。 问题:抗组胺药有哪些结构类型,各举一药物名称为例? (二)水飞蓟宾(Silibinin) ——黄酮类化合物 本品为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吸湿性,不溶于水。为改善溶解性,做成水飞蓟素葡甲胺盐 本品具有改善肝功,稳定肝细胞膜的作用,是一些保肝药物的主要成分 (一)利胆药的作用机制 刺激肝脏增加胆汁的分泌,使排出量增加,有利于 胆系疾患的治疗。还可用于急慢性肝炎的治疗。 (二)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 是甾体化合物,是胆 酸的类似物 1、性质 遇硫酸甲醛试液,生成蓝绿色悬浮物,可用作鉴别 3、用途 本品有利胆作用,用于治疗胆固醇结石,及预防药物 性结石形成。熊去氧胆酸的药效优于鹅去氧胆酸 2、结构类似物 鹅去氧胆酸 C-7光学异构体 7α-OH 合成路线 组织胺与过敏症有关 2005年对30个国家进行的过敏性疾病调查结果: 22%人群患有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 美国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约为30%。 过敏性鼻炎(花粉症)在欧洲的发病率约为15% 英国20%的学龄儿童受到哮喘的困扰;18%的儿童得过与过敏反应有关的皮肤病,特别是湿疹。 在15年内,全球患过敏疾病的人将占人口的50%。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该类疾病列为“21世纪重点研究和预防的疾病”。 组胺 Histamine 组胺(Histamine)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多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体内。 在组氨酸脱羧酶(Histidine decarboxylase)催化下,由组氨酸(Histidine)脱羧形成的。 组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学递质,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参与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 组氨酸 Histidine 组胺 Histamine 组氨酸脱羧酶 -CO2 组胺的互变异构体和正离子 组织胺与受体结合 当初人们发现接触到组织胺时,会出现类似感冒和过敏的症状,这样知道了组织胺作用于组织胺受体,参与过敏反应。 组胺作用于不同的受体亚型 组胺作用于H1受体,引起肠道、子宫、支气管等器官的平滑肌收缩,严重时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呼吸困难。另外还引起毛细血管舒张,导致血管壁渗透性增加,产生水肿和痒感,参与变态反应的发生。 组胺作用于H2受体,引起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 组胺作用于H3受体,可反馈抑制组胺的合成和释放,还抑制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和神经肽的释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消化道、呼吸道、血管和心脏等的活动。 2000年首次报道了H4受体,仅分布于小肠、脾、甲状腺和免疫活性细胞。 抗组胺药的发展历史 从1933年在研究抗疟作用时,发现哌罗克生(Piperoxan)对由吸入组胺气雾剂引发的支气管痉挛有保护作用,从此,开始了组胺受体拮抗剂研究。 1942年,首个组胺受体拮抗剂药物应用。 1980年以前上市的抗组胺药,为第一代抗组胺药。脂溶性较高,易进入中枢,产生中枢抑制和镇静副作用。H1受体拮抗选择性不强,易产生抗肾上腺素、抗5-羟色胺、抗胆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从优秀村主干中考试录用乡镇街道机关公务员模拟试卷.docx VIP
- 微生物检验技士专业实践模拟试题1知识.doc VIP
- Unit 4 Seasons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鲁科版五四制英语四年级上册.docx VIP
- 【工程文档】亮化工程技术交底.pdf VIP
- 客专联络线隧道临近既有线控制爆破施工专项方案116(分部控爆法 2013年).doc VIP
- 2025高考信息技术真题及答案2025.doc VIP
-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件——项目四 分拣站的安装与调试.pptx VIP
- 合同终止通知函8篇.docx VIP
- 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 总纲.docx VIP
- 川教版可爱的四川7至8年级 主题二 第5课《遍布四川的三国遗迹》 课件.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