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 幼儿常见寄生虫病与预防 一、蛔虫病 人蛔虫亦称似蛔线虫,简称蛔虫。蛔虫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可引起蛔虫病,幼虫能在人体内移行引起内脏移行症。儿童由于食入感染期虫卵而被感染,轻者多无明显症状,常可影响孩子的食欲和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妨碍孩子的生长发育,异位寄生虫可导致胆道蛔虫症、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1.病因:幼儿经常在地上玩,手上占有感染性蛔虫卵的尘土,不经洗手,就拿东西吃;或者生吃未洗干净的瓜果、蔬菜,喝生水都会将蛔虫卵带入口中,进入肠道感染得病。 2.感染蛔虫病的途径 蛔虫的成虫形似蚯蚓,寄生在人体小肠内并产卵。自粪便排出的受精卵,在适宜的条件下经3周就发育成感染性虫卵,这种虫卵能在土壤中生存1~5年,一般调味品(如酱油、醋、辣椒)、生拌蔬菜和盐水泡菜都不能杀灭虫卵。当儿童吃了带有成熟虫卵的食物即可得病。儿童喜欢玩土,手上可能沾有蛔虫卵,如果饭前不洗手,蛔虫卵即可以通过手而被吞入胃内。虫卵被吞入体内后,孵化发育成幼虫,孵出的幼虫必须在体内经过一番“旅行”后才能发育为成虫。它首先是侵入肠壁,经血液循环进入肺内,以后沿支气管、气管逆行至咽喉部,再进入到胃,最后在小肠内定居而发育成成虫,成虫的寿命一般在1年左右。 3.蛔虫病的表现 (1)孩子有时会出现肚脐周围的腹痛,揉按后可缓解;腹痛虽不重,但反复发作。小儿因不会诉说常常会哭闹;年长儿在腹痛发作时常喜欢按压腹部,发作停止后嬉戏如常。 (2)年幼的患儿常常有异食癖,喜吃煤渣、石灰、土块等。 (3)孩子吃得多且容易饥饿,爱吃零食,但总胖不起来。 (4)有的可影响孩子的肠胃功能,出现恶心、呕吐、轻度腹泻或便秘,大便中可夹有不消化食物,有时还能排出蛔虫。 (5)孩子有精神委靡或兴奋不安、头痛、易怒、睡眠不好、夜惊、磨牙等症状。 (6)在小儿面部、颈部皮肤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圆形或椭圆形斑片,上面有细小灰白色鳞屑,即俗称“虫斑”。 (7)无明显原因,孩子的皮肤常反复出现“风疙瘩”或感觉皮肤瘙痒,经常抓挠身体。 如果家长发现小儿有上述异常表现时,应怀疑孩子肚里有虫,去医院检查粪便内有无虫卵即可确诊,若有虫卵就应该进行驱虫治疗。但是,一次驱虫不一定能根治,因此治疗2周后家长应带小孩去医院再复查大便,必要时再服驱虫药。 4.蛔虫病的预防措施 是不是驱虫成功后小孩就不会再得蛔虫病呢?肯定不是!如果蛔虫病小儿在有效驱虫后仍不注意卫生,那么2个月后肠内会因再次感染蛔虫卵而重新出现蛔虫的成虫。所以预防蛔虫病的关键是要把好“病从口入”关,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育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用盆洗手时水不宜太少,最好用自来水直接冲洗。 (2)瓜果蔬菜要彻底洗净,水果要洗净削皮,生吃西红柿要洗后用开水烫去皮再吃。 (3)教育孩子尽量不要在地上玩,如玩土、弹球、踢毽子等。玩后应洗净双手、清洁玩具。 (4)勤剪指甲,平时不要咬指甲。手帕要天天洗净,放在干净的衣兜里备用,最好能用餐巾纸。 (5)消灭苍蝇、蟑螂,不吃被它们叮爬过的食物。 (6)教育孩子不要喝生水,不要随地大便。 二、蛲虫病 1.感染蛲虫病的途径 蛲虫病多发生于1~5岁的幼儿身上。蛲虫为乳白色,细如线,长约1厘米,寄生于人体盲肠、结肠及直肠等处。 雄虫在肠内长大后,与雌虫交配,交配后很快死亡,随着大便排出体外。雌虫受孕后很少在肠内产卵,夜间小儿睡熟被子里很暖和时,它就从肛门爬出来,在肛门附近产卵,因而引起奇痒。产出的卵于6小时内发育为感染性虫卵,如果此时孩子伸手去搔抓肛门,他的手指及指甲就被虫卵污染,感染期的卵经手到口进入人体内,在肠道发育为成虫,从而形成肛门—手—口直接传染的循环感染。蛲虫虫卵发育快,对外界抵抗力强,故易于传播,常在幼儿园等集体儿童机构及家庭中造成流行。 蛲虫病也可通过空气传播,蛲虫卵很小,可以随衣物、床具的抖动而飞浮在空中,健康幼儿吸入后即可感染。 2.蛲虫病的表现 遇小孩肛门奇痒,首先考虑此病。 1.小孩肛门和会阴部皮肤十分瘙痒,以夜间明显,常影响睡眠; 2.因瘙痒而去搔抓,会使肛门周围、外阴等部位留下条条抓痕、血痂、化脓性感染等; 3.可使小孩出现夜难入睡、多梦、易惊醒、烦躁夜惊、遗尿、磨牙等现象; 4.由于虫体附着的局部肠黏膜可发生轻微损伤,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3.蛲虫病的防治措施 当家长发现小孩患有此病时,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蛲虫寿命短,如无重复感染,不治亦可自愈。但应强调以预防为主,避免重复感染。 让小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应随时给小儿剪短指甲,经常洗手,尤其在饭前便后,要把手洗干净。要帮助小儿改掉咬手指头和指甲的毛病。 晚上睡觉时给患儿穿上满裆裤,最好裤脚上带有松紧带,免得孩子在半夜里不知不觉抓痒的时候,把虫卵粘在手上。 另外每天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