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巴洛克风格时期的服饰 教学目的:学生能灵活运用各种巴洛克风格,将各种妙趣横生,形式各异的时装风格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风格和技法的种类颇多,要一边用多媒体课件的服装效果图慢慢演示,一边讲解巴洛克风格的不同表现技法及表现出的不同效果。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掌握,必须在自己的绘画过程中不断练习和创新.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将课堂讲授与图片相结合。 教学内容: 巴洛克时期的服饰特点 在服饰上也一改以前灰暗而直板的艺术风格,把目光从人体移到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上。 服装变得自然、松弛的同时,装饰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并趋向奢侈。 ? 筒形长裤---1640年出现了长及腿肚子的筒形长裤,这是西洋服装史上首次出现的长裤,一般有边饰 长统靴---像水桶型,靴口很大,装饰有蕾丝边饰,向外翻或口朝上,很富有装饰性。 女装: 摆脱了过于人为夸张的特点,丢弃了宽大的裙撑,腰线上移,收腰不十分明显,使女子外形变得平缓、柔和和圆浑。 上衣有的是齐脖子的花边大领,有的完全坦露到胸口。袖子也很有特点,一节节的箍起来,一层层的装饰花边。? ? 荷兰风格的婚礼服饰 巴洛克中后期的男装(1650-1715) 法国风格 主要一点就是缎带的使用,大量的缎带,大量的花边。历史上没有一个时期的男人像这个时候一般妩媚化。 男装最大的特点就是大袖子花边了,带马刺的靴子也成了时髦,还有羽毛大帽子和佩剑。 巴洛克后期开始时兴领饰,把一块细布打摺围在脖子上,用花边缎带扣住。这就是领带的前身。 朗葛拉布---裙裤“朗葛拉布”在此时出现,长及膝,基本型是宽松的半截裤。 法国风格女装 法国风格女装的特点是大量褶皱和花边。无数的花饰。 领口边缘用花边镶嵌,或是系一小段丝绸打上花结。衬衫肥大,袖子有长有短,都镶着大量花边,有时候袖子打成很多段,每段都镶嵌花边,非常华丽。 三件套组合 1、上衣称为鸠斯特科尔,紧身合体。 2、维斯特(vest)背心 3、裤子 裙子仍然时兴蓬松的,不过不是用支架撑起来而是用多穿裙子的方法。因为在腰间打摺所以显得膨大起来。 最外层的裙子从腰开叉向外翻,和里面的衬裙用不同颜色和质料产生漂亮的对照,有时还用花结或是扣子系起来,好像窗帘那样的。 外裙一般颜色比衬裙深,衬裙有大量刺绣图案。路易十四时期,也就是巴洛克风格最盛行时期是最为华丽的大团花饰和果实图案. 巴洛克时期的装饰与饰物 这个时期女人的帽子和男人差不多,而且也流行带假发。 后期最为流行的是芳丹发型。头上用纱制成多重褶皱,高高耸起。头巾也是普遍要戴的。 面部贴痣 时尚手套 洛可可风格时期的服饰 男子服装 比---鸠斯特科尔改称“阿比”,造型同前,收腰,下摆向外张,呈波浪状,为使臀部外张,在衣摆里加马尾衬和硬麻布或插入鲸须。后中缝和两侧缝在下摆都有开禊,一般无领或装小立领。 夫拉克---18世纪中叶,男上衣去掉多余的量,衣摆不那么向外张,缓解紧束的腰身,这种上衣称夫拉克。 这种服装的特点在于门襟自腰围线开始斜向后下方,是下一时代燕尾服的先声,现代晨礼服的始祖。 基莱---贝斯特短缩至腰,无袖,是现代西式背心的前身“基莱”。 前片仍用华丽的面料,而看不见的后片则用较廉价的布料或里子制作。 洛可可时期女子服饰 1.奥尔良公爵摄政时代(1715~1730) 此时女装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1、是在后背领窝处有份量很大的箱形襞褶,从肩部直至地面,造型优美流畅。 由于宫廷画家瓦托选择了这种女装造型作为其绘画的对象,故此被称为瓦托罗布。 这种优雅的样式特别受到路易十五的 蓬巴杜 夫人喜爱,宫廷及贵夫人竞相穿用而流行了几十年。 2、一百多年前的裙撑又一次出现,并成了后来几十年中女服不可缺少的重要道具。 2.路易十五时代(1730~1770) 巴尼尔裙撑--- 1740年后,裙撑逐渐变成前后扁平,左右横宽的椭圆形,据说最宽竟达 4m 。 2)紧身胸衣---经过改良,胸衣由后面系戴,下部呈尖三角形,鲸须竖直嵌入,尺寸贴身,比较舒适。 3.路易十六时代( 1770~1789) 这是洛可可风结束、新古典主义服饰样式兴起的转换期。 这个时期开始从洛可可“优美但轻薄”的文化向“朴素、高尚、平静而伟大”的古典文化转移,此倾向被称为新古典主义。 1)波兰式罗布---1776年受波兰服装影响出现了波兰式罗布,其特征是裙子在后侧分两处像幕布或窗帘似的向上提起,臀部出现三个柔和地鼓起的布团。 2)卡拉科---这是吸收男服的机能性形式的女茄克—卡拉科,它上半身紧身合体,下摆呈波浪形外张,衣长及臀,有长袖和七分袖。 3)巴斯尔样式---1780年,出现臀垫取代裙撑,后臀部又一次膨胀起来,这种前腹稍平后臀翘起的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