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四章 课件.pptVIP

2015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四章 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弘扬集体主义精神,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三个关系: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 * * 谢谢! 3、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 (2)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 (1)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个人完善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3)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 *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意义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 *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意义 (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二)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三)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1、注重整体利益,强调奉献精神。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讲求谦逊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崇尚道德理想。 6、重视道德实践,强调道德修养。 * * 1. 强调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夙(su)夜在公”(《诗经》) 从早到晚,勤于公务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大儒 张横渠 (名载字子厚) 给人们认识天地的真理确立一个切实的理论体系,给百姓在世上的安身立命建立一套切实的思想和方法,替历代圣贤延续行将绝传的不朽学说,给千秋万代开创永久太平的伟大基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 * * 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概括为“横渠四句”。 * * 提示: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整体论思维建立在“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基础之上,这种思维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割裂的部分,因而胸怀天下、仁民爱物是这种整体论思维的必然结果。但在专制政治下,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同封建皇权被虚假地联系到一起,成为禁锢人们的锁链。今天我们要抛弃被专制政治歪曲的糟粕,传承民族的精华。 2. 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 孔子: “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 * 思考:何为仁爱?“仁”的含义是什么? 儒家文化是一种情理结构式的思维方式,不同于两希文化的浓厚理性思维,中国人讲合情合理(不是西方式的理),情理交融,不同于西方的逻辑理性。所以中国文化是体悟世界,西方传统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仁爱”与“博爱”的差异表现的很明显,表现出中西不同的思维范式。 * * “仁”——发乎情止于礼的生命关怀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巧言令色,鲜矣仁。”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 *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不学礼,无以立”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养心莫善于诚”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千金一诺,又称一诺千金,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当时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样的话。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这时敬慕季布为人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侯婴说情。刘邦在夏侯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 * “列传”是历代有影响的人物的传记,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