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文物保护策略.pdf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加坡文物保护策略.pdf

立法會秘書處 IN27/07-08 資料摘要 新加坡的文物建築保護政策 1. 背景 1.1 與許多其他已發展國家相比,新加坡在文物保護方面的發展 相對較遲1 。直至八十年代中期,新加坡才把保護歷史文物列為國家 政策議程首要處理的事項。在此之前,新加坡政府並沒有重視保存歷 史文物的工作。在六、七十年代,新加坡面對房屋嚴重短缺、人口急 速膨脹和貧民區過度擠迫等問題,加上經濟極需急速發展,市區重建 的重要性因而凌駕於文物保護之上,以提供更多房屋,並把新加坡建 設為現代化和高效率的工商業中心。政府進行了多項大型工程清拆貧 民區、發展市中心大片土地,以及興建公共房屋和新的基礎建設。不 少新加坡的文物建築因而被拆卸,藉以騰出土地作進行市區重建之 用。 1.2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多項因素的出現 ,導致政府在文物保 護政策上作出修改。新加坡於八十年代初期在濱海南(Marina South)完 成大規模的填海工程後,減輕了需拆卸優質古舊建築以用作進行新的 商業發展項目的壓力。在1983年,到訪新加坡的旅客人數下降,此情 況亦進一步促使新加坡政府檢討過往市區重建凌駕文物保護的政策。 1.3 在1983年,到訪新加坡的旅客人數按年計下跌3.5% ,這是自 1965年以來首次出現跌幅。旅客數目下跌,促使新加坡政府在1984 年 成立旅遊專責小組(Tourism Task Force) ,負責探究潛在的問題和找出可 行的補救措施。旅遊專責小組把1983年旅客數目下跌,歸咎於新加坡 旅遊景點的褪色,認為新加坡在致力建設為一個現代化大都會的同 時,卻失去了古舊建築、傳統活動和熱鬧街頭活動所散發的東方色彩 和魅力2 。旅遊專責小組繼而提出多項建議,其中包括保留唐人埠 (Chinatown)和許多其他歷史地區,藉以吸引旅客重臨新加坡。 1 請參閱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2006b) 。 2 請參閱 Teo Huang (1995) 。 資料研究及圖書館服務部 第 1 頁 立法會秘書處 IN27/07-08 1.4 基於上述背景,政府的政策在八十年代中期已從初期的純粹 拆卸和興建 ,轉變為在城市規劃政策中加入文物保護這元素。在 1986 年,新加坡政府發表保護建築物計劃總綱(Conservation Master Plan) ,訂定有關保護新加坡歷史地區的準則和方法。在1987年,國家 的保育當局 ⎯⎯ 市區重建局(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 率先 在歷史區進行數項試驗性的文物修復及保育計劃,以顯示政府對文物 保育的承擔,以及保育工作在技術和經濟層面的可行性。此外,新加 坡政府亦推出經濟誘因,鼓勵私人參與文物保護工作。 1.5 在1989年,新加坡通過新的《規劃法令》(Planning Act) ,把保 育確立為規劃工作之一。《規劃法令》特別就下述事項訂定條文:(a) 劃 定保護區(conservation area) ,在保護區內的發展受到特定的管制;及 (b) 國家保育當局( 即市區重建局) 有權就保護區內的任何建築物或土 地發出指引。隨着規範保護區的立法框架制定後,市區重建局刊憲公 3 告新加坡首10個保護區 。 1.6 由於新加坡在八十年代中期開首進行保育工作的努力,故此 不少歷史建築得以逃過被拆卸的厄運,並在往後受到保護。近年市區 重建局的着眼點已超越戰前建築物,進而保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 成的重要建築物和地區。市區重建局表示4 ,這些建築物和地區具有 重大的社會

文档评论(0)

cjl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