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 论 物理实验的作用 物理实验课的目的 3. 物理实验课的主要教学环节 希望同学们能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经过半年或一年的时间,真正能学有所得。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1.1 测量与误差 1.2 随机误差的处理 1.3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1.4 测量不确定度及其估算 1.5 实验数据处理基本方法 可以证明a、b的标准偏差 例:弹簧振子的研究实验中,弹簧振子振动周期T与负载质量M的关系为 整理得 测量数据如下 例2:复摆振动 的研究中,振子振动周期T与转动惯量I、质量m、摆的支点到质心的距离h的关系为 整理得: 由测量数据2-1 根据最小二乘法拟合y-x 图。由程序计算器得: n=19 时: r=0.99997 a=-372.67 b=24.800 a、b、r 的具体求解方法: 1. 用计算机Excel 程序; 2.用计算机Origin软件或Matlab软件; 3.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编程。 用最小二乘法处理前一定要先用 作图法作图, 以剔除异常数据!!! s为最小的条件是 解方程得: 相关系数r : 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除给出 a、b 外,还应给出相关系数 r , r 定义为 r 表示两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与线性的符合程度,r?[-1,1]。|r|?1,x、y 间线性关系好, |r|?0 ,x、y 间无线性关系,拟合无意义。 物理实验中一般要求 r 绝对值达到0.999以上(3个9以上) 。 其中 关联系数 [例1]用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尺测量某铜环内径 d 六次,测量数据为9.98、9.96、9.98、10.00、9.94、9.96mm,求测量结果。 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估算过程与表示 1.求测量数据的平均测量值 ; 判断有无应当剔除的异常数据, 如有,剔除后重新计算; 2.用已知系统误差修正平均值; 3.计算标准差; 4.计算平均值的标准差 5.根据仪器误差确定 6.合成不确定度 ; 7.表示测量结果。 1.4.3 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 套用标准偏差传递公式 函数表达式 标准偏差传递公式 或 ; 一些常用函数标准偏差的传递公式如下表。 函数表达式 标准偏差传递公式 或 ; 一些常用函数标准不确定度的传递公式如下表。 [例2]空心圆柱体的尺寸测量结果如下: 求体积的测量结果。 外径 D=2.995±0.006cm 内径 d=0.997±0.003cm 高度 H=0.9516±0.0005cm [例3] 测量单摆的摆长和周期,计算重力加速度 =98.40 cm =0.05 cm d =2.570 cm =0.001cm L =98.40+2.570/2 =99.685 cm St=0.038 n 1 2 3 4 5 平均 50T(s) 100.18 100.10 100.16 100.20 100.14 100.156 T (s) 2.004 2.002 2.003 2.004 2.003 2.0032 g的标准不确定度: 1. L 的标准不确定度. A类B类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按单次测量) 2. T的标准不确定度. A类: B类: =0.01 s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由误差传递得g 的不确定度: 测量结果: 相对误差: 间接测量不确定度的 合成步骤如下: ⑴ 先求出各直接测量 的不确定度 ⑵ 依据N=f(x,y,z)的关系求 ⑶ 用间接测量误差传递公式3-1或3-2;求出合成不确定度 或相对不确定度 ⑷ 完整表示出N=N± 1.4.3 测量结果数字取舍规则(总结) 不确定度一般取一位有效数字,且仅当首位为1或2时取二位 运算结果(测量值)的末位数应与不确定度的末位数对齐,尾数采用 “四舍六入五凑偶” 1.5.1 列表法 表1.不同温度下的金属电阻值 n 1 2 3 4 5 6 7 t/?C 10.5 26.0 38.3 51.0 62.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