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聂文卿.doc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参赛教案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2
4、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依靠字典词典掌握生字词。
2)预习课文,利用网络资源了解作者鲁迅及写作背景
3)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作好记录。 二.教学课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作家作品背景理解文章。
3、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突出中心的写法。理解并学习课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把握文章的主旨。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合作与交流,探讨写景的妙处;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角度深思课文的主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鲁迅从小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私塾教育这种教学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领悟本文写景的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2、通过复述课文,学习本文选材、组材的技巧。教学难点: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 1、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 2、有些难解的词语。本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发现、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关键在于要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逐步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分析、自己解答问题。因此,在本课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而且应该让学生知道是怎么写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 合作探究的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综合运用启发式、多媒体演示、互联网搜索等教学手段。本文的第2自然段,写百草园里的生活情景,描写生动、具体、形象,应引导学生通过对点词语的揣摩而理解、掌握。本文的后一部分写三味书屋的生活,对封建教育的批评否定关干长妈妈讲的故事、私塾先生读的文章,并非重点内容,点到即可本文是学生进入所接触的鲁迅先生的第一篇作品文章篇幅又较长,词汇丰富,需用一课时来简介作者和作品,正字音,释词义。、教学过程设计
鲁迅)及写作背景 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会发生许多趣事,令人回味无穷。你能讲一讲你的童年趣事吗?(指名几个学生回答)下面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看看他是如何写自己的童年趣事的。《朝花夕拾》这个集子的名称就很有艺术性,“朝”本来是指什么,这里指什么?(早晨,童年)“夕”本来指什么,这里指什么?(晚上,成年或老年) 所以《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 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 到晚上才拾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
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的生活,对束缚其身心发展的教育不满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我们今天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作者对儿时两种不同生活的回忆。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和范围。下面让我们走进百草园,去了解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
阅读指导:
听课文朗读,给学生提出明确要求:
认真听读,随手划出生字、生词;
标出段落序号;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为讨论分析文章结构做准备。
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提示:学生自读课文;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结构;各小组推举代表发言。
这篇文章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生活的两个片段,即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不同生活,文章可以自然分成两部分。写“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和“我”在三味书屋的枯燥的读书生活。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归纳总结。并板书:
百草园 —“我”的乐园 (1-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对比
三味书屋 — 枯燥无味 (10-24)
这样看来,作者在组织材料时,表达主题上,是采用的对比。
齐读课文第一段。
提示:提问:文章一开头介绍了什么情况?怎样理解“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一句?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
文章开篇扣题,介绍了百草园的位置、来历以及现在的归属。
“似乎”、“确凿”两个词用在一起,好象是矛盾的,实际上精确地表达了作者特殊的心情----对百草园怀恋的深情。因为是作者回忆童年,记忆不太清晰,印象模糊,所以用“似乎”;而追忆儿时的百草园的确有一些野草,所以用“确凿”一词。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长吟的鸣蝉”、“伏在菜花上的黄蜂”、“直窜向云霄里去的叫天子”、“低唱的油蛉”、“弹琴的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
(2)春天的百草园有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色彩明丽。作者描写春天的百草园景物的方位是由低处到高处,写的是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Z3950技术在上海地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中应用.doc
- ZARAH&M供应链比较.doc
- ZDGH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研究分析.doc
- Zdintk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问题策略议案.doc
- ZnO 微结构调控其光学性能研究分析翻译.doc
- zx((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面临市场风险分析.doc
- zzzzzzzzzz环渤海经济圈环境立法问题研究分析.doc
- z论无人值班变电站实现.doc
-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实施.doc
- ××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
-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试题(附答案).docx
-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考核试卷及答案.docx
- 《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培训考试题(附答案).docx
-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试题(附答案).docx
-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知识答题含答案.docx
- 2025年《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考试卷附答案.docx
-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测试题附答案.docx
- 《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培训知识题库附含参考答案.docx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试卷(附答案).docx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习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