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伏羲_女娲神话与中国古代蛇崇拜.doc
第15卷第4期
2002年10月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anta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Vol.15 No.4
Oct., 2002
伏羲、女娲神话与中国古代蛇崇拜
范立舟
(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广州510632)
[摘 要]在中国文化史上居有极其显赫地位的伏羲与女娲的本始形象是人首蛇身。伏羲、女娲形象的出现和
流行是中国古代供奉的蛇图腾的变形。蛇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被许多部族视作图腾。文明的出
现,国家的萌生,蛇意象又逐步演化为龙意象,成为非凡力量的象征。中国神话中的蛇龙意象,折射出中国上古时
代曾经有过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性的变迁,而伏羲、女娲神话及其形象就是这一巨大变迁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伏羲;女娲;神话;蛇崇拜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94(2002)04-0455-04
众多的古典文献和出土文物都证明,在中国文
化史上占有极其显赫地位的伏羲与女娲的本始形象
是人首蛇身。从某种意义上说,伏羲、女娲形象的出
现和流行就是中国上古时代蛇崇拜的变形。事实
上,蛇是生活于海岱区域的东夷部族的图腾,在他们
眼里,蛇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是永恒
生命的象征。伏羲、女娲神话在很大程度上即是这
种崇拜意识的浓缩。
一
《艺文类聚》卷十一引《帝王世纪》:“太昊帝庖牺
氏,风姓也,蛇身人首。”晋王嘉《拾遗记》:“蛇身之
神,即羲皇也。”《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
之?”王逸注:“女娲人头蛇身。”《山海经·大荒西经》
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
十变。”《艺文类聚》卷十一引《帝王世纪》:“女娲氏,
亦风姓也,作笙簧,亦蛇身人首。”《艺文类聚》卷十一
引曹植《女娲赞》:“或云二皇,人首蛇形,神化七十,
何德之灵。”
典籍中伏羲的形象还有间接的说明,《太平御
览》卷七十八引《诗纬·含神雾》:“大迹出雷泽,华胥
履之,生伏羲。”雷泽“大迹”乃雷神为之,《山海经·
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而伏羲与雷
神确有血统渊源。[1]又,伏羲、女娲作为苗族始祖
神,其形象亦为“人首蛇身”。《山海经·海内经》:“有
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面蛇身,长如猿,左右有首,衣
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维。人主得而飨食之,伯天
下。”据闻一多《伏羲考》所释,此名曰“延维”的“人面
蛇身”、“左右有首”的苗民所祀奉的神明,实即交尾
的伏羲、女娲。 晋人郭璞注引《庄子·达生》,此即齐
桓公所见之“委蛇”:“其大如毂,其长如辕,紫衣而朱
冠。其为物也恶,闻雷车之声则捧其首而立。见之
者殆乎霸”。
河南南阳出土的汉代砖墓画像中的伏羲、女娲
形象,腰身以上是人形,穿袍戴冠,腰身以下则是蛇
躯,尾端亲密地卷曲在一起。[2]又如山东嘉祥出土
[收稿日期]2002-05-30
[作者简介]范立舟(1962-),男,浙江衢州人,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副教授,历史学博士后。
不过,闻一多又认为,伏羲当作匏夸虚,女娲实即匏瓜,皆“葫芦”之意。袁珂指出,此“盖缘古代传说伏羲兄妹曾入葫芦避水,故取此
名。而伏羲、女娲本身,却不一定就是葫芦。……若伏羲、女娲本身就是葫芦,则又将何以释此‘人面蛇身,龙身人首’来形容呢?”(见《中国古代
神话》,中华书局,1960年,第46页,注15)其说甚是。何新以为,“伏羲”之“伏”与“庖牺”之“庖”,均应是“溥”字的同音通假字,“溥”就是伟大。
(见《诸神的起源》,三联书店,1986年,第20页。)的画像石,伏羲、女娲的形象亦同于南阳汉墓画像,
两人背向,伏羲在左,手执曲尺,女娲在右,手执圆
规,空中有几位长着翅膀的人首蛇身的小人。据说,
英人斯坦因晚清时在隋代高昌故址阿斯塔那发掘出
土的绢画也是如此。[3](P83)事实上,很可能西汉初期
所画的壁画上的伏羲、女娲形象便是如此的了,因为
《文选》载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云“伏羲鳞身,女
娲蛇躯”。
二
应当说,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蛇意象是十分浓重
的(进入文明社会又转变为龙意象),仅《山海经》一
书就可以看到许多和蛇有关的资料,如《西山经》称
“诸次之山”,“是山也,多木无草,鸟兽莫居,是多众
蛇。”《北山经》中提到的“大咸之山”与“钅享于毋逢之
山”:“有蛇名曰长蛇,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大
荒南经》则云:“黑水之南,有玄蛇,食麈。有巫山者,
西有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
《海内南经》上所载之蛇更为恐怖:“巴蛇食象,三岁
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
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
《山海经》中还有多处有把蛇形象与人联系在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doc VIP
- 阿托品化与阿托品中毒的主要区别.docx VIP
- 麦克维尔多联机安装说明书.pdf VIP
- Unit 2 Section B(1a-Project)课件人教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英语.pptx VIP
- 南京大学《算法设计与分析》ppt课件 L12 - DAG.pdf VIP
- 南京大学《算法设计与分析》ppt课件 L11 - GraphTraversal.pdf VIP
- CH_T 7002-2018CN 无人船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规程.docx
- 生产现场质量问题分析与解决培训.ppt VIP
- SMP-03-005-00 委托生产文件管理规程.pdf VIP
- 南京大学《算法设计与分析》ppt课件 L10 - Union-Find.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